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武夫

第35章 不接受投降

汉末武夫 奉天 3186 2025-04-17 14:31

  呼延泉忽然有些期待了。

  看着要去投降的族人,他也不再阻拦了。

  只可惜,对面的汉军不接受投降。

  杨彦等人既已决定全歼这群匈奴,便不会受降。

  也不会做受降再杀降之事。

  战场拼杀各凭手段,但有些底线不会触碰。

  这并非是对匈奴讲究道义,而是自我素养和对未来的负责。

  若这次受降杀降,必会激起外族的强烈仇恨和反抗,于以后战事有恶劣影响。

  但不接受投降,却是另外一种概念,显示我军铁血刚烈,且会让外族胆寒。

  杨彦等将领们一致决定,要正面粉碎碾杀匈奴。

  匈奴这边已经绝望了,因为现在的他们已经没了绝地反击的能力。

  满地的泥泞和冰冷耗尽了他们的体力。

  因为没有木柴,即便有粮食也没法蒸煮。

  这些天他们吃的都是生的,仅有的一些可燃皮毛等杂物也烧完了。

  这几天的煎熬,耗尽了匈奴的意志力。

  甚至很多人躺在河边烂泥中不肯动了,已经丧失了反抗的心力。

  终于等到汉军开始推进碾杀时,匈奴就如行尸走肉般被砍杀。

  很多匈奴跪地求饶,或者干脆躺在地上等死。

  此刻的他们已经后悔了:为什么来劫掠。

  似乎在北方草原被冻死,也比在这里受煎熬而死的好。

  接下来的已不像是战争,而是单方面的屠杀。

  这一日,血染江河,整个恒曲水域被染红。

  两千匈奴几被全歼,只有呼延泉等少数逃去了对岸。

  杨彦没有参加这一场战斗,

  因为战场上的对手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

  他驻马高地,看着得胜的战场,长长松了口气。

  这时,毌丘兴走过来,道:

  “侵入恒县匈奴三千余,几尽歼灭。”

  “此乃我军数年未有之大胜!多赖军侯妙计。”

  杨彦急忙下马,冲着毌丘兴行礼道:

  “此战乃是张杨兄长筹划,阳城军拼力决战。”

  “功劳皆在诸君,在下能蹭些许功劳已是荣幸。”

  看着杨彦不骄不躁、谦虚低调的样子,毌丘兴更加佩服了。

  毌丘兴比杨彦年长,尚且做不到他这般心态稳定。

  所以,毌丘兴相信杨彦将来成就必在自己之上。

  毌丘兴有意结交,他主动道:

  “听稚叔说你正在招募河东铁骑,我阳城有不少宗族弟子想参加。”

  “不知军侯能否收下?”

  杨彦自然求之不得了。

  而毌丘兴趁机再送了一份大礼:

  “此战缴获匈奴战马两千余,军侯该得一千。”

  杨彦急忙拒绝,毕竟自己麾下铁骑名额才两百人,战马太多了。

  张杨却赶过来拉着杨彦劝说:

  “此战因你谋划,我军伤亡很小。”

  “这些战马也是阳城的感谢,莫要拒绝。”

  “另外兄长要告诉你,战马可是好东西。”

  “有了这一千战马,你就能组建上千铁骑。”

  “有了军队,粮食和地盘就好说了。”

  这可是张杨的经验之谈。

  毕竟他在上党募兵数千,全靠自己。

  粮饷没了,就找周边索要,不给就抢。

  “寇掠诸县”便是记在《张杨传》中的事实。

  不过,这寇掠之事完全不影响他的仕途和名声。

  只要你有正规的朝廷任命,“寇掠”的另一个解释就是“征收”。

  所以,这乱世中,兵马就是话语权!

  而且,张杨的募兵经历告诉他:最难征的就是战马!

  杨彦见他们盛情难却,便接受了一千战马,另加三百匈奴脑袋。

  不过,缴获的两千余战马多伤病。

  毕竟匈奴之前被困入绝境,他们的战马也好不到哪里去。

  分马时,见毌丘兴给自己挑好马,他急忙劝阻:

  “多给我些伤马,等回去了吃肉。”

  “我罗氏镇真的没肉吃了。”

  毌丘兴这才分了些伤病战马给他。

  不过,杨彦看到这些伤病战马大多能休养过来。

  这也得益于之前用粮食换回了一百多汉女。

  匈奴有了粮食,便没饿着这些战马,因此马状态尚好。

  他们还在打扫战场、休整时,斥候来报:

  “白波贼三千人,打着“郭”字旗,从河北面来了。”

  张杨哼道:

  “必是来援匈奴的,这是郭太的军队。”

  郭太作为贼首,身份比杨奉等四贼首要高。

  且郭太手下都是精兵。

  杨彦很想了解一下这个对手,

  所以带着斥候坐船去对岸侦查了。

  上岸之后站在高地,便可见那三千军正转向离开。

  显然对方已探知匈奴尽灭,所以撤走了。

  杨彦坐小船来的,没有战马,因此无法近前侦查。

  不过,距离远了仍可见三千贼兵步骑混合、阵列有序,果然都是精兵。

  杨彦感觉这三千精兵比三千匈奴难缠。

  这些白波贼不愧是能击败牛辅的劲旅。

  接下来,杨彦又在河边待了两日。

  毌丘兴从阳城召来的宗族弟子也到了。

  加上最近招收的铁骑,杨彦麾下足有三百众了。

  三百骑兵铺散在原野上,也是好大一群。

  三方分别,毌丘兴带兵回盐城。

  张杨不死心的要去找袁绍。

  杨彦则带着三百铁骑、上千战马回罗氏镇。

  多日前,从罗氏镇出来时还是几十人。

  如今一下子涨到了三百人,实力膨胀后,屯长也要多选一个了。

  杨彦毫不怀疑的选了杨翰。

  “我?”杨翰吃惊不小。

  杨彦道:

  “没错,你这一队算我本队。”

  “所以,一百骑士任你先挑。”

  杨翰急忙点头,嘴角的笑意都压不住了。

  至于典韦的职位,杨彦另有考虑:

  “我麾下河东铁骑已有四百人了。”

  “我想去找牛辅提升我部名额和官职。”

  “这军侯的职位便给二哥了。”

  典韦满不在乎:

  “我能在三弟身边最好,至于官职,无所谓。”

  典韦是真的无所谓,而且也不想做骑兵将官。

  典韦最擅长的一直都是步战,想让他改、挺难得。

  索性等回去了,便把罗氏镇的几百辅兵交给他了。

  赶路两天才进入夏县境内。

  游走全县的铁骑得到消息,罗轩、高丰等人赶来迎接了。

  远远的看到这支庞大队伍,罗轩等人还以为搞错了。

  就连经验丰富的高丰都忍不住道:

  “哪来的这么多骑兵?”

  “难道是并州那边来的?”

  但看见队伍最前甲胄鲜明的杨彦,还有后面的贾隋、杨翰等人。

  众人才肯定了:真是河东铁骑。

  高丰等人心情复杂的迎上来:

  “军侯,这是……我们的队伍吗?”

  真怀疑后面的是其他军队。

  杨彦也忍不住的喜悦,扬声道:

  “这是我们的新队员。”

  高丰继续咂舌:

  “最近我们这边也扩招到了百余人。”

  “但没这么多战马。”

  高兴之余,有人担心:

  “这么多战马,养不过来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