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项链6 来龙去脉
英租界医院医生休息室。
袁孝华安静的听方子杰讲到最后。
方子杰:“……我跟康浩不懂收藏,也不了解蔡锷跟小凤仙的事,所以怎么追回事主的项链一点儿头绪都没有。但请别误会,我对你送的礼物没有丝毫怀疑。”
袁孝华道:“我知道你没怀疑。看到这些照片我也觉着蹊跷。所以你们对事主的故事和他这套首饰的疑问完全可以理解。当然我也知道你们刻意隐瞒了一些事情,但现在我一切以玉红的病为主,没有精力去帮你们,只能把我得到项链的经过说出来供你们参考。”
他沉吟片刻后,开始讲述:“我的收藏主要是唐宋时期的诗词画作,对清末民初的东西不太感兴趣。这条项链能吸引我,是因为制作它的工匠鲍师傅。鲍师傅跟我父亲是湖南宝庆同乡,曾在宫里做过。皇上,哦,溥仪出宫前不久,他就回老家了。再见他是四年前,我回乡祭祖后去当地熟悉的当铺,想看看有没有可以捡漏的好东西。哦,我的老家的是湖南宝庆。我本来黄金饰品对我没有半分吸引力,何况是这种西洋款式,但无意间我发现它居然出自鲍师傅之手。”
康浩听到这儿,好奇的问:“你怎么发现的?”
袁孝华:20多年前鲍师傅在当地有自己的工匠铺,专门为人打造金银饰品,为方便客人事后查询,他在每样亲手做的饰品上都会做记号。
他打开台灯,拿起项链,接过放大镜对着灯光给他们看。
袁孝华:“你们看镶嵌金刚石的底托,这个位置有个篆体的“鲍”字……”
放大镜下,透过钻石的某个角度显现出底托边上的篆体“鲍”字。
袁孝华继续说道:“……很隐蔽,多数情况下只有拿掉镶嵌的珠宝才能看到,很多人戴一辈子也未必发现。而这条项链的用料是透明的金刚石,如果找对角度是能够看到的,但即便如此,因为整条项链是由一朵朵纯金的凤仙花组成,篆体的“鲍”字很可能会被当成花瓣纹理,只有了解鲍师傅手艺的人才知道这是他的签名!”
方子杰叹为观止,道:“如果不认识篆体字,看见也等于没看见!”
康浩同样感受:“是啊,我对篆体字没研究,之前确实把它当成花瓣纹理了。”
他努力回想耳坠、戒指、手链上的细节,然后肯定的说:“那三样首饰上没有这个签名!”
袁孝华笃定的说:“那么它们就不是鲍师傅做的!”关掉台灯,放下项链:“当铺老板告诉我,两年前是鲍师傅本人亲自来当的当品。鲍师傅教过我很多珠宝玉器知识,也算我的老师。我当即买下,找到他家。原来鲍师傅离京回乡后,家产已经被嗜赌如命的儿子败光,被债主打成残废。他先是靠手艺养活儿子,后来身染重病,不得已才当掉项链,但儿子终究还是先他而去。临终前他看到我替他赎回来的项链百感交集,告诉我项链是20年前蔡锷回乡探亲时请他做的。款式用料都是蔡锷给的,只是制作完成前,蔡锷因为军情紧急已经离开当地。后来,他就听说蔡锷病死在日本了。蔡锷是他们家乡的骄傲,备受尊崇。他记得蔡锷曾说过项链是送给小凤仙的,便决定去京城替蔡锷完成遗愿。但小凤仙在蔡锷去世后就不知所踪,他多方打听也没找到。逗留京城期间,在我父亲的介绍下进宫当差。”
他想起当年的情景颇为感伤。
方子杰已猜到后面发生的事,替他说下去。
方子杰:“你安葬完鲍师傅,带回项链,只能放在手里当做普通金饰品,毕竟它的款式不是你和玉红中意的类型,作为藏品又无凭无据,只有鲍师傅一面之词。”
袁孝华:“没错,是这样。送给你们当贺礼是因为我知道你和雪冰能欣赏这种款式!另外还想着如果是你的话,说不准可以想办法证明它是蔡锷的东西!”
康浩:“那样的话这条项链的价值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袁孝华:“只是我没想到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跟你讲述它的来历!”
.
驻日屯军基地正在如常的进行夜间集训。
柴田信一亲自带队夜跑。
片桐大辅喊口号给官兵们加油。
高桥跑来找到柴田信一。
柴田信一脚步不停,扫了眼孙师傅的纸条就揉搓成一团扔进泥地里。
高桥边跟着跑,边用日语说:“对不起,方子杰康浩实在太狡猾居然扮成妓女溜出去,佐藤他们……”
柴田信一打断他的话:“他俩原本就不是用这种方式能看得住的人,否则就太让人失望了。我让你们在那儿只是做个样子表明姿态。监督姓孙的才是关键。真正遏制方子杰的是他太太,所以只要他在为我们做事,其他的可以暂时不管。”
高桥:“但他家在法租界社区,要想混进去做事比较麻烦。”
柴田信一:“没关系,他太太出来就好。”
他加快步伐丢下高桥,跟着片桐大辅等官兵们一起高喊训练口号。
驻日屯军基地的刑讯室内。
昏迷中的周家魁(即黑木俊介)遍体鳞伤的吊在柱子上,与昏昏沉沉中,身体如同微微浮动的浮尘般飘回了1924年的紫禁城工匠坊。
同样的夜晚却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
已经酩酊大醉的鲍师傅从自己的包裹中拿出项链的设计图给周家魁的父亲看,以此证明自己没说谎。
少年周家魁进来见怪不怪的自行吃喝。
鲍师傅口齿不清的说:“……嘘,不能让别人瞧见,都小声点儿,家魁,来,跟你爹一块儿瞅瞅,我绝对没吹牛,呐,瞧见没,这就是蔡将军给我的,呐呐,你们瞅,松坡,松坡,蔡松坡,除了蔡将军,谁还敢叫这两字……”粗糙的手指点着设计图上松坡两个字:“蔡锷蔡松坡,看见了吧,我说的全是真的,没骗你们,是他亲自托我给他的相好小凤仙打造的这条项链……”
周家魁嫌他一身酒气,躲开,他父亲醉醺醺的接过项链的设计图看。
周家魁的父亲努力稳住身子,说:“那姓冯的居然在动歪脑筋,要把皇上从这紫禁城里赶出去,这不是砸咱们的饭碗嘛……还真是“松坡”两字,这是条……项链?洋女人戴的那种?蔡将军的品味不怎么样……要做这条项链怎么也得要五六两金子……这坠子上镶的是什么呀,一个棱一个棱的,不好,要是我,我就用蓝宝石、绿宝石、红宝石……”
在他醉话连篇的品评中,鲍师傅也是不停的叨唠着,谁也没听对方在说什么。
鲍师傅:“……一年,一年,又一年,小凤仙是找不着了……”说到这里竟然哭了出来:“蔡将军,我没用呀,没法子达成您的心愿……我家小子来信说,他娘走了,他也被人家打折了腿……”
他边抹眼泪边踉跄着起身收拾包裹:“不行,我得回去了,我们鲍家一脉单传,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可不能绝了鲍家的后,对,我走了……”脚下被板凳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少年周家魁忙过来扶他。
周家魁:“鲍师傅,您别急,这大半夜的,要走,您也等天亮了再说……”
鲍师傅却眼睛发直,只是盯着门口,大力推开周家魁,摇摇晃晃的出了门。
鲍师傅:“不能让鲍家绝后……不能让鲍家绝后……”
周家魁要追,却听得身后“咣当”一声,回看,竟是父亲醉的摔倒在地。
他忙去扶父亲。
项链的设计图飘落在周家魁父子身边。
(本节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