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再临

第85章 青年军官坐论道!

三国:昭烈再临 勇敢石头 5976 2025-01-17 22:24

  “文远说的没错,不光是边军,郡县兵也有一样的困境,众人没有晋升希望,有的老兵立功无数,却只能蹉跎到一头白发,老死于军中。”

  听见张辽这么说,赵云也大为感慨,深有同病相怜之感。

  刘备点头道:“看来我建议采取考核制度是对的,只是这一次因禁军急需补充兵员,朝廷内没什么阻力,今后能不能继续坚持,恐怕不好说。”

  刘备说的是很现实的问题,世家豪族掌控晋升渠道,这次招募禁军临时改变制度,世家豪族一时没反应过来。

  如果想建立长期制度,必然受到他们的反对。

  张辽、赵云闻言,一起叹了一口气。

  忽然,刘备有了个想法,于是问道:“你们想不想考核制度能存留?”

  张辽和赵云对视了一眼。

  “当然想了。”

  刘备点头,笑了笑道:“倒是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张辽、赵云一起急问。

  刘备缓缓说道:“士人之间,会形成一种团体,以清谈为主,聚拢志同道合之人。”

  “他们一旦成势,所议论的,支持的,反对的事,会影响官员百姓的看法,朝廷也不能不重视。”

  “这个我知道。”

  张辽有些不屑,嗤了一声道:“一群士人坐而论道,夸夸其谈,实际于国无益。”

  “文远!”

  赵云提醒道:“将军是想让我们借助士人清谈的形式,聚拢有志的青年军官,平日里以论道的方法,让好的策略深入人心,聚集成势,便能影响朝野的倾向。”

  “对不对?”

  赵云向刘备确认问道。

  “正是!”

  刘备认为,赵云的政治思维超出常人。

  上一世赵云虽然很少议政,但每一次提出的建议都很中肯。

  “我明白了!”

  张辽笑着说道:“这不但可以激发青年军官们议政的热情,也可以聚拢志同道合之人。”

  刘备笑道:“既然你们清楚了,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两个办,子龙为正,文远为副。”

  赵云问道:“既然聚众论道,总要有个名号。”

  “不如就叫兴义盟。”

  刘备笑道:“兴义堂是我筹建的学堂,你们可作为兴义堂学子,对外人说,聚在一起讨论经学,也可少许多是非。”

  “是!”

  赵云、张辽一起拱手。

  说话间,侍从来报,说刘备的同学前来拜见。

  刘备问是何人。

  侍从说是曲阜刘琰。

  刘备噎了一下,刘琰确实是同学不假,但这个同学是同为经学弟子的意思。

  显然,经学弟子都是圣人门下。

  能以这个名义来拜见,可见此人脸皮之厚。

  “你们两个商议一下兴义盟的细节,我去见见我这个同学。”

  侍从引路,刘备来到正厅。

  首座坐着一人,面容清秀,衣着素雅,见了刘备,立即起身拜见。

  刘琰的相貌,和刘备有几分相似,看见刘备,刘琰仿佛照了镜子,顿时愣住了。

  刘备坐上主位,请刘琰落座。

  刘琰回过神,缓缓坐好,又自袖口拿出一封书信,交给侍从,侍从将书信转交刘备。

  “是郑玄先生推荐你来的?”刘备看着书信问道。

  刘琰拱手道:“正是。”

  郑玄虽然是卢植老师的至交,但此时被党锢,他的推荐信其实不值钱,刘琰要拿到并不难。

  “你怎么说你是我的同学?”刘备皱眉问道。

  “天下经学弟子是一家。”刘琰答道。

  这回答,刘备早就猜到了。

  上一世,刘备做豫州刺史时,刘琰投身门下。

  这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深通经学和贵族礼仪,口才也好,刘备常带他出席宴会,充作门面。

  刘琰也算忠诚,随刘备颠沛流离,不离不弃,最终也成了季汉元老。

  想到这里,刘备嘴角微扬,感觉刚好有个地方适合刘琰。

  “威硕。”

  “在。”

  刘备轻声问道:“我知道你来投奔我,是想谋求个一官半职,但我是侍中,平日里只是在宫中当值,没什么可以安排你的……”

  这话说到后面,该是打发回家了,刘琰立即神情落寞,缓缓低下了头。

  “不过……”

  听见“不过”儿二,刘琰猛一抬头,顿时两眼放光。

  刘备笑了笑道:“我在禁军之中有些弟子,他们也想钻研经学,但我哪有时间为他们授课?”

  “我可以!”

  刘琰高声道:“在下昼夜苦读,经史子集无一不通。”

  只要能留在刘备身边,便有机会建功立业。

  刘琰立即将自己看过的书一一道明,简直如说顺口溜一般。

  “好了!好了!”

  刘备赶紧打住,刘琰的才学刘备还是认可的,毕竟出自圣人故乡,自幼以书卷相伴。

  “这样吧,我在禁军中,给你谋一个书佐的位置,你先干着,若是以后跟随禁军立功,我再举荐。”

  “多谢先生。”

  刘琰听闻刘备对自己有安排,更是直接伏地叩拜。

  “读书人当有傲骨,威硕不必如此。”刘备笑着说道。

  刘琰赶紧起身,尴尬地笑了笑。

  “我带你见两个人。”

  刘备起身,刘琰赶紧跟上。

  两人来到赵云住处,赵云和张辽还在讨论兴义盟之事。

  “将军。”

  两人见刘备回来,立即起身拱手。

  刘备抬手让两人坐下,随后坐上主位,让刘琰也坐下。

  “这位是?”赵云见了刘琰,警惕问道。

  张辽看着刘琰,心中暗暗思忖。

  他不会是将军的弟弟吧?

  二人也太像了。

  刘备介绍道:“这是刘琰,字威硕,曲阜人,我的同学。”

  “哦,失敬。”

  赵云和张辽一起拱手行礼。

  “这是赵云赵子龙,张辽张文远,都是我的部将。”刘备介绍道。

  “就是给他们授课吗?”刘琰问道。

  闻言,赵云和张辽一脸疑惑,一起看向刘备。

  刘备点头道:“子龙和文远,还有一些年青军官,准备一起学习经学,正好由你授课。”

  “对对对!”

  张辽反应快,立即答话。

  赵云皱眉道:“这位要是授课,有些年轻吧?”

  赵云其实是怀疑刘琰的忠诚度,毕竟刘琰是刚来拜见的。

  “子龙不必担心,威硕是汉室宗亲,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血亲,而且他学贯古今,经史子集无一不通。”

  刘备看出了赵云的担忧,于是向赵云确切说明,刘琰可信。

  “其实,年轻的授课老师不错,和我们也能多些交流。”赵云颔首道。

  “你们先聊,我还有些事。”

  晚间冯芳设宴,需要准备一下。

  刘备也想给三人一些磨合的机会,于是起身离开。

  等刘备走了。

  刘琰便开始顺着赵云和张辽的话,一起讨论。

  谈着谈着,刘琰感觉不对。

  这哪里是要学习经学,两人一直在针砭时弊,从法度骂到人事,又从人事骂到土地兼并,后面又开始骂宦官,骂士大夫。

  刘琰也不是个愚蠢之人。

  已经猜到了刘备只是拿自己做幌子,要掩护这些结党清谈的青年军官。

  刘琰笑了笑。

  论起针砭时弊,不就是开骂吗?

  刘琰很快加入其中。

  就这样,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说到天黑,再点起蜡烛,把家中的青年军官都找来,接着骂。

  刘琰感觉,这氛围很好,但凡对时势有什么不满的,来到这里,绝对能一扫胸中郁结。

  ……

  “大哥,我见子龙那里聚集了许多武将,秉烛夜谈,他们是不是在谋划什么?”

  入夜。

  刘备穿好红色锦袍,准备赴宴,临走时,张飞报告了自己的发现。

  “你有什么意见吗?”刘备问道。

  “嗨!”

  张飞叹了一口气道:“以往吃完饭,我们就点火把比武对练,要是以后他们整天论道,我岂不是很孤独。”

  “你就想着玩儿。”

  刘备迈动脚步,张飞在后边跟上。

  “他们这会儿聊的好像是均田,俺和父亲好不容易积攒这么多田地,为什么要均?”张飞问道。

  刘备停下脚步,正色问张飞道:“如果有一天,我让你配合均田,你均不均?”

  张飞不假思索道:“大哥若是有命,俺绝无二话。”

  刘备笑了笑道:“子龙他们论道,你也不必参与。”

  “为何?”张飞问道。

  刘备解释道:“子龙他们讨论这些可以,你作为我的兄弟,一旦参与,很容易让人猜到我的态度。”

  “子龙他们虽然道理对,但他们缺乏实力,我暂时还要交好何进、袁绍等人。”

  “你不但不要参与他们的论道,必要时,还要说一些反对他们的言论。”

  张飞点头道:“俺明白了,大哥说什么俺听着就是了。”

  “三弟果然聪慧。”

  ……

  冯芳派人来接引,刘备乘车,在陈到和亲卫的护送下,来到冯家。

  东郭一处高门大户,便是冯家,说是冯家,其实原本是曹节的住宅。

  曹节当年位极人臣,权势滔天,积累了无数财富,家宅也打造得极其奢华。

  据说冯芳原本是荆州人,除了长相不错,没什么实力。

  曹节的女儿相中了他,于是招他为婿,户籍也改成了司隶。

  本朝赘婿被人看不起,曹节为了冯芳将来能有权势,便没让冯芳以赘婿示人。

  曹节当权时,提拔冯芳为尚书郎。

  冯芳当时也是十分猖狂,官场上的同僚因为他是曹节女婿排挤他,他便动用曹节的权势,将这些同僚罢官禁锢。

  因此,他从年轻时已经臭名昭著。

  曹节死后,便很少有官员和他来往。

  刘备之所以愿意来,无非是答谢他让给自己张辽,另外也想把自己的手,伸进冯芳那一营兵马中。

  冯芳在中厅迎接,请刘备到后面厅堂赴宴。

  “玄德,我这地方,许久为未人造访,你今天能来,真是蓬荜生辉。”

  冯芳的话语中有些无奈,早知道今日的寂寞,当初就不该作威作福,但世上并没有后悔药。

  冯芳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皇帝虽然给了他兵权,但军中全是自己仇人的子侄。

  今日检阅,要不是这些兵将听闻“战神”刘备来访,给刘备面子,冯芳恐怕把他们聚集起来都难。

  没错,在这些新军眼里,刘备就是战神。

  一箭定安平,独守陇山口,三百兵马取宛城,旬月平江夏,这些故事在军中早已脍炙人口。

  刘备答应借给冯芳十位将官,冯芳还记得。

  心里盘算着,自己手下这些兵不听自己的,总该听刘备部下的。

  自己只要和刘备弄好关系,让刘备的部下能帮自己传达命令,自己不就能掌控兵马了?

  想到这里,冯芳的嘴角立即勾了起来。

  众人落座,侍女前来斟酒。

  冯芳看见侍女,立即怒了起来。

  “怎么是你们斟酒,嫣儿呢?不是说让她来吗?”

  “娘子说她身体不适……”侍女答道。

  “什么身体不适,让她来!”

  冯芳瞬间恼怒了起来。

  冯芳和宦官一党共享耳目,听说刘备的未婚妻,半年前走失,至今没有寻回来。

  至于刘备找到吴倩后,将吴倩送到幽州,刘备有意避人耳目,冯芳也不知道。

  知道刘备失去了未婚妻,冯芳便想到自己女儿的婚事。

  由于自己得罪人太多,女儿至今无人提亲。

  冯芳知道,自己这个老丈人不受打听,但女儿的相貌,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冯芳的女儿是记载于史册的国色美人。

  冯芳不知道史书对自己女儿的容貌评价很高,只知道和女儿相比,除了何皇后,他见过的雒阳女子,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庸脂俗粉。

  当然,何皇后不会和自己女儿争刘备,那么自己的女儿则拥有巨大优势。

  刘备看着冯芳发怒,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侍女前去催促,终于有一女子来到厅堂。

  女子盘着堕马髻,头上装饰珠宝梳子,身材纤细,皮肤白皙,眉如柳叶,眼如繁星,红唇一点,清纯可人。

  见这女子美貌出尘,刘备也不由得为之一惊。

  “这是小女冯嫣。”

  冯芳介绍后,正色吩咐道:“还不为客人斟酒?”

  “是!”

  冯嫣表情并不开心,有些慵懒地来到厅堂中央,自酒簋中取了酒,来到刘备身前斟酒。

  刘备微微颔首。

  冯嫣倒完酒,深吸一口气,放好酒具,直接转身离去。

  “这孩子!”冯芳怒道。

  冯芳知道,冯嫣认为自己是权臣曹节的外孙女,又有倾城美貌,眼光向来很高。

  对于出身寒微,又来自边疆的刘备,有些看不上。

  但冯芳真的很生气,因为自己的女儿完全看不清形势。

  曹节去世许久,威势不在,冯家早已在悬崖边,只是皇帝念旧情一心庇护,可这种庇护肯定不会长久。

  接着,冯芳对刘备表示歉意。

  “平日里,骄纵惯了。”

  “无妨。”

  冯芳的意思,刘备猜出了大概,纵然冯嫣是绝色美人,自己也不可能和冯芳联姻。

  很简单,自己不能为了一个绝色女子,在此时自绝于士人群体。

  况且自己身边的吴倩、邹瑶、张婕、貂蝉也都不差,实在想找更美的,等两年把甘梅纳来就是了。

  ……

  宴会结束,刘备回家,却不知自己的动向被各方关注,早已一石激起千层浪。

  冯芳是个众人厌弃之人,但其女儿倾国倾城,也是众所周知。

  一旦刘备把持不住,联姻冯家,归附宦党,必然引起朝中格局突变。

  PS:读者大大不喜欢看女人的戏份,就不给女人过多笔墨了,联姻是男人的事情,也是权谋的一部分,还是要写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