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一天一百,勇闯北宋

第10章 烤红薯

  见到这一幕,正在修建房子的吴家村汉子们都是惊奇不已。

  按照他们的见识,这样体面的人物,都是不屑于跟泥腿子一样下地干活的。

  怎么这位李公子,却是在种地的样子?

  有胆子比较大的走近一看,见到红薯的样子,不禁好奇问道:“李公子,这是什么?”

  李道元笑道:“红薯!好东西!”

  红薯此刻沾满了泥土,上面裹着一层草木灰,黑不溜秋的,怎么看都不像是好东西,有的人不禁摇摇头。

  李道元解释道:“你们别看这玩意儿长得不咋样,这可是海外的粮食产物,一亩地至少有两千斤的产量!”

  在场之人都是愣住了。

  两千斤产量?

  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要知道,宋代的粮食产量,虽然经过生产方式改革,但一亩地最多也就四百五十斤左右。

  这种看起来其貌不扬的东西,居然有着超过水稻四五倍的产量?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场之人都是面面相觑,眼里充满了质疑。

  李道元也不着急。

  第一年就推广玉米红薯,肯定是不行的。

  自己种一年地,清清楚楚地让他们看到红薯和玉米、土豆的产量,这样他们就能心服口服了。

  有人小心翼翼问道:“李公子,这东西能吃吗?”

  李道元哈哈大笑:“当然能吃!而且香甜软糯,味道十分好!”

  说着,李道元便十分大方地指了指身边的箩筐,里面装着剩下的二十多斤红薯,道:“上一次请你们吃了方便面,这一次请你们吃红薯!”

  说着,李道元命令人搬来几块木柴,从怀里掏出个打火机点燃。

  对于一点就能着的打火机,众人又是一阵惊叹。

  等到柴火烧得差不多了,李道元才将几个红薯埋进灰堆里。

  一群人围了过来,指指点点,都是看得十分新奇。

  不到半个小时,李道元估摸着差不多了,才将红薯扒拉出来。

  顿时,一股香甜的气息,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

  “好香啊!”

  “馋死我了!”

  “李公子,这东西能吃了吗?”

  李道元微微一笑,接着随意掰开一块红薯,那香甜的气息瞬间又是浓厚了几分,引诱得众人都是死死盯着,一副馋得口水都快留下来的模样!

  这年头,谁家都没有多余的粮食,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半饱状态。

  现如今,猛然之间问到了如此香甜诱人的味道,想不馋都难!

  李道元见到这幅样子,也是笑道:“都吃吧,不过要注意,刚取出来很烫的。”

  话一出口,众人便是迫不及待,一个个拿起红薯吃了起来。

  “好甜啊!”

  “好吃!”

  “果然又香又软!”

  “比县城里卖的糕点还好吃呢!”

  众人大快朵颐,一个个被烫伤了嘴,也不肯停下。

  甚至有的狼吞虎咽,将红薯皮都吞了进去!

  未了,舔舔手指,将意犹未尽的目光看向那剩下的小半框红薯。

  有一位精壮的汉子大着胆子上前,问道:“李公子,这红薯果真有一亩地两千斤的产量?若真是如此,天底下恐怕就没有饿死的人了!”

  李道元点点头解释道:“红薯的一亩地产量,确实是有两千斤!并且其可以种植在山地上,不用占据宝贵的水田!”

  众人闻言,都是忍不住眼镜放光!

  尝过红薯的滋味之后,他们虽然心中还有些迟疑,不过一个个都是信了三四分。

  亩产两千斤!

  可以种植在山地上!

  这简直就是神仙赐下的粮食!

  以后,只要在山地里种满红薯,岂不是吃喝都不愁了?

  李道元继续说道:“不过,红薯也是有着诸多的缺点,不过这个日后再谈。”

  红薯虽然产量高,但是同样的热量相对也较低,更有不耐贮藏的特点。

  并且,其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主食。

  若不是错过了土豆的种植时间,李道元恐怕直接大力推广土豆了。

  然而,几百年是如此,红薯也是相当重要的粮食。

  就好像大清。

  严酷的统治之下,人口居然飙升了几倍!

  红薯和土豆等作物的推广,在背后占据了十分大的功劳。

  可见这小小的红薯,对于底层人民多么重要。

  众人都是点点头,个个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

  不过,他们也不过是将此当做一桩奇闻罢了,没有多少人起心思,想要种植这些红薯。

  毕竟,封建统治下的人民,大多比较保守,要想推广作物,必须让他们先看到真正的成效。

  李道元随意聊了两句,准备先去休息片刻。

  谁知此时一个青年慌里慌张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道:“李公子,有要紧事!吴里长请您过去一趟!”

  看他着急忙慌,带着一丝不安与紧张,李道元心中一沉,知道事情不好。

  可是,自己才不过来几天,甚至没有出过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是钱大郎出事了?

  李道元问道:“怎么了?”

  青年摇摇头,道:“不清楚,只知道来了好多人在吴老丈家,现在打发我喊你过去!”

  深吸一口气,李道元无奈跟着青年走去。

  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大不了来个大变活人,直接穿越回现代,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拿我怎么办!”

  心中如此安慰着,李道元也冷静了许多。

  与此同时。

  吴顺安家中。

  一位身穿蚕丝衣袍的老者,坐在厅堂的交椅之上。

  周边站着几位小厮,手持棍棒,很是神气的样子。

  老者喝了口茶,皱了皱眉头之后,道:“吴顺安,你家中真的没有那糖冰了?”

  站在一旁的吴顺安咬了咬牙,道:“孙老爷,我家中糖冰,尽数来自一位李公子,我实在是拿不出更多来,还请您饶了我吴家!”

  老者闻言,不置可否,反而是向外问了一句:“人到了吗?”

  有人回话道:“回老爷,还没有!那姓李的还在村口开地建房,估计也快了。”

  “哦?他要在此处居住落脚?”老者很是惊奇。

  吴顺安回道:“李公子是有这个想法,他找我买地,也确实说了是想在此隐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