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吴家村来人
“一百二十一块灵石?”李道元咬了咬牙,最终点了点头:“行,多谢前辈了。”
“不过,晚辈还想再买几本炼丹方面的典籍,以及丹方,和配套的材料,如何?”
庆元道人朗声笑道:“这有何难?小友你刚踏入丹道,这里有本《火磨夜谈》,乃是当年五品炼药师火磨城主的大作,记载了他毕生的心血和经验。”
“这也是丹道流传最广的大作之一,不过却不完整就是了,只有一小部分,后面真正的精华所在不知所踪,已经失传。”
“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足够初级炼药师使用了。”
“这里还有几张丹方,分别是通灵丹、辟谷丹、伐髓丹以及紫灵丹,加上配套材料各十份的话……”
“算上那炼丹炉的价格,一共是……二百灵石整。”
庆元道人笑眯眯地看着李道元。
“二百灵石?”
李道元吞了口唾沫,只能心中无奈苦笑起来。
仅仅是入门炼药这一道,前期准备工作,就得花费二百灵石!
难怪,修行丹道之人如此少。
光是资源,就不是一般人能消耗得起的。
如果李道元不是运气好,从武跃那里获得了一片灵叶,估计现在也只能看着这些东西咽口水。
不过,尽管心中抱怨,该买还得买。
否则的话,自己一辈子也就只能原地踏步而已了。
交付完灵石,李道元将小鼎和诸多丹方、材料揣在储物袋之中,告辞一声之后,随即便离开了此处。
…………
回到家中,李道元例行行云布雨、驱虫施肥一番,照看好园中灵药之后,才回到屋中,看起了这本《火磨夜谈》。
“丹道,聚天地精华所用也,逆天之举、十有九败。”
打开书,第一句话便让李道元不由得摇头叹息。
“修行也是逆天而行,因此也是绝大部分修士,都只能困在炼气期的原由,跟炼丹是一个道理。”
接着看下去。
李道元渐渐沉迷入了其中。
看了整整两个多时辰,才揉了揉眼睛,摸出怀中的地火流云鼎,仔细摩挲了一番,才将其摆在桌子上,暗中注入了一丝灵力。
瞬间,地火流云鼎的鼎身浮现出一丝火红之色,将原本青铜一般的鼎身上的花纹给激荡出层层云彩版的霞光来。
“难怪叫作地火流云鼎!”
李道元心中暗赞。
紧接着,再次催动,地火流云鼎表面的花纹一道道亮起来,虽然颜色有些浅淡,但根据李道元的了解,这已经是被催动之后的迹象。
“出!”
低喝一声,储物袋之中放出一株株灵药来,悬浮在空中。
紫心草、铜瑶构、连云排海竹、半冬……
一株株低阶灵药,在空中盘旋着,接着轻轻落入地火流云鼎之中。
鼎盖合上,李道元随即加了灵力催动,便见到地火流云鼎的花纹,化作了一道道云彩霞光般的火焰,盘旋在鼎身,炙烤着其中的灵药!
“凝!”
李道元丝毫不敢大意,暗中操控着灵力的输入。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若是火焰操控错了半分,那么轻则灵药炼制出的丹药,药性下降。
重则便是丹毁。
“不好!”
此刻,鼎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阵烧焦的味道,让李道元大吃一惊,急忙放松了灵力的输入。
然而就是这一刻。
嘭!
炼丹炉爆炸开来!
一炉药液,尽数损毁,溅射在房间内。
幸好李道元提前布置好了灵盾符,否则的话他估计也得受伤。
“唉,果然失败了。”李道元叹了口气,摇摇头。
“炼制辟谷丹,已经是最简单的丹药了,据说有天赋的修士,第一次炼制就能轻松掌握。”
“看来我在炼丹方面,也没有什么天赋。”
“不过没关系,再来!”
心中低喝一声,李道元再次摆开架势,接着炼起丹来。
…………
又是两月过去。
盘腿坐在巨石之上,李道元竭力操控着面前的炼丹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稳住……稳住!”
“就快成功了!”
口中喃喃自语着,李道元专心致志地输送着灵力。
如此过了一个多时辰。
嘭!
面前的炼丹炉,突然炸开。
“唉,又失败了。”李道元十分熟练地躲避着四散的药液,目中闪过一丝沮丧。
这两月以来……
李道元炼制“辟谷丹”,倒是十分熟练了,可以做到几乎百分百成功。
然而,“通灵丹”这种真正能够使其盈利的丹药,却是还没有成功过一次。
他身上的灵石,为了购买炼制通灵丹的材料,已经全部花销完。
现如今一块灵石都没有了。
可谓是捉襟见肘。
“我早就听说过,丹道要耗费巨额资源。”
“但没想到,居然比我想象的还要多!”
李道元只觉得欲哭无泪。
“这下好了,没有灵石,我该去什么地方寻找?”
“难道还有一片灵叶给我不成?”
李道元倒是想过,去炼化那香火神道的信仰之力,迅速提升实力。
但让他傻眼的是,那香火神道修行起来,却是有限制。
每年,只能寻取一次香火神力!
而距离上次李道元摘取神力,还不过半年。
现在根本还不到时间!
“该怎么是好?”
就在李道元胡思乱想的时候。
“仙师!”
只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定睛一看,便能见到吴老二携着几个年轻人走来,同样是提着一大堆东西。
见到李道元,先是恭敬地一行礼,接着愧疚道:“叨扰仙师修行,罪该万死,实在是村里发生了大事,否则不敢前来!”
李道元有些疑惑:“难道是那群山贼卷土重来?我不是将他们首领杀了吗?”
吴老二连忙摆手道:“仙师明鉴,这一次并非山贼,而是另有其人!”
吴老二将这件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原来,就在昨天,一群名为“吞火教”的匪徒,闯入了他们的村庄。
奇怪的是,这群家伙既不要粮食,也不要昂银钱,而是不由分说,将他们聚集在了村口。
接着,仿佛挑选牲口一般,仔细看了半天,才挑出一人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