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宦游成羁旅柳永传

第34章 一首《醉蓬莱》,柳永遭贬江南

宦游成羁旅柳永传 木石心致 2764 2024-11-15 09:01

  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柳永五十九岁

  这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皇帝与万民同乐庆祝佳节,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横列三门,各有彩结金书大牌,中曰‘都门道’,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上有大牌曰‘宣和与民同乐。”

  这个时候身为太常博士的柳永,也因为皇帝元宵节与民同乐,而正于各种礼乐仪式当中忙的不亦乐乎,为了庆祝这大宋盛世,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当中的喜悦之情,此时作了《倾杯乐·禁漏花深》。

  《倾杯乐·禁漏花深》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茜。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熬抃。顾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词中的“禁漏”指的是宫里的计时器;“绣工日永”形容太阳跟绣工一样,逐渐的覆盖了大地;“蕙风”指带有蕙花香气的风;“韶景”指春天的景象;“银蟾(chán)”指月亮,旧时文人常把月亮称作蟾宫,因而称月亮为银蟾;“鳌(áo)抃(biàn)”形容欢欣鼓舞。

  这首词的上片是说随着时间流逝,太阳如绣工一般在大地上绣出各种图案,带有蕙花香气的春风送来温暖,正值元宵佳节,边境成十二座城门灯火通明,高入云霄的楼宇间相互连接,皇帝也过来跟大家一起观灯赏月,就如同仙境一般。

  下片就聚焦到了皇帝身上,楼宇中的烛光与天上的月光交相呼应,就在旁边打开了皇帝的羽扇,皇帝在这烛光月色之中,欣赏了由乐府长官的两籍乐妓及梨园四部。一直到天亮了,人都还没有散去,还在街道上开心舞蹈,都在向皇帝高呼万岁,希望能够年年都看到皇帝的仪仗。

  这首词传到了仁宗的耳朵里,一派盛世景象,不由得龙颜大悦,虽然没见给柳永了什么赏赐,但至少印象分还是增加,而且对于臣子来讲,能让皇帝高兴,本身就是一种幸事,因此柳永在给皇帝的词中得到了甜头,便在这一时期做了不少“谄媚之词”,比如这段时间他作的另一首《永遇乐》。

  《永遇乐》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金枝秀。璿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祐。

  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巘航波奔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金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凡是这种歌功颂德的诗词,内容大抵都是各种典故、借用的词汇,因此会有很多生僻的字词,这首词中的“愠”从昷(wēn),意为“热”、“暖”;“火德”南方有“火德星君”即火神,也用来附会王朝历运,因此“火德流光”也预指大宋朝国运久远;“萝图”意为罗列图籍,指疆宇;“缵(zuǎn)”继承的意思;“琛赆(jìn)”指献贡的财货;“巘(yǎn)”意为大山上的小山,也有形状似甗的山的意思;“韶頀”汤乐名,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

  这首词的内容呢,大意就是指大宋朝千秋万代,万邦朝贺。

  像柳永这段时期所做的这类“谄词”,在历史上肯定不在少数,只因为其内容都比较空洞,因此大多没有流传下来罢了,而柳词中这类作品,凭借柳永这颗大树,一直流传至今。其实这种做法不能说错,因为任何人都会有想取悦自己上司的想法,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段时期柳永作品的质量,确实不及他人生中其他阶段的作品。

  不过有时候给皇帝拍马屁很容易就拍到马蹄子上,这一年秋天,司天台报告说有“老人星”出现在天空中,离开只要出现了这种祥瑞,大臣们都会上贺表歌功颂德一番,今年柳永也写了首词《醉蓬莱》,表达的是如今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皇帝日理万机、雍容华贵等等,也呈给了宋仁宗。

  《醉蓬莱》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但是当仁宗看到这首词的时候却非常不高兴,以至于“掷之于地”,柳永的仕途再次又遭遇了挫折,那么仁宗对这首词为何这般恼怒呢?原因有三:

  其一,在于第一句“渐亭皋叶下”,其中的“渐”字,古来帝王都不太喜欢这个字,因为“大渐弥留”表示的是人将死的时候,所以可能皇帝们感觉到这个字有点衰,因此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仁宗就面露不悦;

  其二,在于“此际宸游,凤辇何处”一句,柳永本来想表达的是皇帝处理完政务后,可以有时间去欣赏美景音乐,但是这一句词恰好跟宋真宗的挽词里面的一句意思相近,挽词里有“时巡之仙仗,护川逝之宸仪。呜呼哀哉!攀鼎龙兮莫皇,瞻幄凤兮何有?”,所以无论是仁宗看到后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还是说认为这样的表达比太吉利,总此时仁宗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

  其三,在于“太液波翻”这句里的“翻”字,这个字也不被仁宗所喜欢,按仁宗的意思为什么不叫“波澄”呢,波翻是说我大宋要乾坤颠倒吗,因此读到这里直接将柳永的这首词“掷之于地”。

  柳永的词惹的容颜大怒,那他自己自然也得不到什么好结果,很快就被贬出任苏州通判,这年秋天,柳永便离开了汴京,前往苏州上任。这个通判是个什么官职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通判一职,始于宋,止于清。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太守职权过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之职,辅佐郡政,可视为太守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这个时候对京师的眷恋也只能忍耐,于是便踏上了南下之路,一路上想着自己这这几年当中的得失简直瞬息万变无法捉摸,这次远赴苏州任职,天高地远,对未来的苦闷之情都写在了他的《凤归云(林钟商)》当中。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沉迷,被花萦绊。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这首词的头一句就直接把柳永此时的心境表达出来了,”恋帝里“,留恋在帝都的美好生活,那具体留恋的是什么呢?“金谷园林”和“平康巷陌”,意思就是留恋在帝都当官的日子,以及秦楼楚馆之中的红颜知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