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2000,从忽悠土豪开始

第123章 移动商铺

  “店铺都不错,但不是我想要的。”

  沈习文看了中介给的商铺租赁资料,摇了摇头:

  “一是店铺太小,二是房租太贵。三五十平米,月租金就上万,等于是每个月,都得先把房租赚出来,剩下的才算盈利。

  可是我们国家的房东都有一个特点,如果你生意特别好,那他就会涨房租,或者把你赶走,他们自己干。

  咱们要做的文化衫,门槛极低,生意差了亏钱,生意好了被抢。

  租房,不好!不如让中介帮忙找找,在人流量大的商业区附近,有没有出售的厂房,或者面积大一些的民宅。”

  “你要买房,还是买厂房?”

  薛家凯一脸为难,最小的厂子,也得上千个平方吧?在寸土寸金的商业繁华地区,买这种建筑,他就是把住的别墅卖了,也不够啊。

  “先不说这样的房子难找,资金我们也不够,还有房子一大,装修的钱和时间,也会用得更多……”

  到时候广告在电视上打得火热,可人家到处找不到凯文的店子。等店子弄好了,热度又过去了。

  “时间、资金,没有问题!”

  沈习文笑着解释:

  “店子必须大,够大,才能跟那些私人小铺子区别开。而且,小铺子装修,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急不来。

  房子先让中介找着,我们自己也可以找找看。同时,买个二手半挂,最好是那种冷链车。

  稍微改造一下,就是一辆移动的商铺!”

  “货车改商铺?”

  薛家凯想象了一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倒不是觉得没有可行性,只是这种流动贩卖的形式,怎么让顾客相信,这是大品牌的商品?

  流动的,不都是小贩吗?产生不了品牌效应啊!

  这个想法稍微有些超前,却是这个时间段,最合适的。

  文化衫的门槛真的太低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生意的门槛会越来越低。

  谁做得早,谁赚钱。

  “做生意,首先要定位自己的消费群体。你把店子开在商业街,等着顾客来,那就只有一个结果,星期一到星期五,闲死,星期六到星期天,忙死。

  接待的人多,但是转换率极低。能有百分之十五的成单率,就已经相当不错。

  来逛商业街的人,什么年龄段都有,什么样的人都多,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以逛为目的,买东西,只是附带的。”

  沈习文看着薛家凯的眼睛,停顿了一下,试图让对方理解他的话。

  “文化衫,自然是要卖给有文化的人。所以,我们把店子开在商业中心,这个策略稍微有些不合适。

  将货车改造成移动商铺,走在路上,有打广告的效果,摆在高校门口,就是主动接近消费目标,成单率能保证至少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如果这个社会有什么群体,是有点儿钱,又对花钱没太多概念,还喜欢跟风的,除了买保健品的老年群体,还有一个,就是大学生群体。

  能够上大学的,基本家庭条件都不错。

  因为穷的,都交不起学费。

  没有进入社会,不知道赚钱辛苦,更愿意为自己的冲动,为自己的兴趣、喜好买单。

  标榜个性,却又容易一窝蜂。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学校寒暑假那么长,依然有那么多商家,愿意在高校旁边高价租商铺,做生意。

  因为大学生的生意,真的好做!

  有文化,素质高,就算吃亏,也大多选择隐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几乎没有哪个大学生会跑到店里,撒泼打滚,胡搅蛮缠的。

  “我们主打‘个性’,让消费者参与到设计中来。他们想要文化衫上印什么,就印什么。”

  文化衫的卖点,在“文化”,而不是在“衫”。

  普通人会在意衣服上印的什么图案,什么文字吗?

  他们只在乎衣服的价格!

  大学生不一样,在衣服上印个“今天不想说话”,二十年后,这种东西见怪不怪,但是现在,他们就会觉得很“个性”,也愿意为这份个性买单。

  “卖点、噱头,以及全新的售卖方式,肯定会让喜欢新事物的年轻人眼前一亮。”

  沈习文给薛家凯算着账:

  “江城有三十五所高校,光在校生接近五十万人。相当于国内一个中等县城的人口,国外一个国家的人口。

  一辆货车商铺,就能拿下这么庞大的消费群体,在短时间内,快速将我们的产品卖出,知名度打出去,是不是比花高价租店铺,坐等顾客上门要好?”

  薛家凯思索着,感觉沈习文说的话很有道理。

  但是真正做起来,效果是不是会像设想的一样,真的很难保证。

  “行,就按你说的做!”

  他决定了,虽然没见过别人这样做,但这世上,哪有什么百分百稳赚的事情?

  如果有,要么是骗局,要么,就是只能赚小钱。

  但他现在需要快速赚到足够的钱,就不能走寻常路。

  “我现在回公司,你去不去?”

  “算了吧,三十几楼,坐电梯能坐出幽闭恐惧症。”

  沈习文惜命,超过三楼的地方,他绝对不会多去。

  “看来你很不满意我租的写字楼啊!”

  薛家凯有些好笑,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反感坐电梯。

  “行,等租约到期,我就换个平房!”

  “等租约到期,咱们就该有自己的厂区和办公楼了!”

  在沈习文的计划中,这个任务,今年年底,必须达成。

  七月高考,八月参加国际记忆力大赛,九月全国田径锦标赛,在这之后,他必定能闻名全国。

  “这个磁带给你,邱晨录的英语重难点。”

  “你这效率真高!”

  薛家凯接过磁带,挥了挥手:“那行,我走了!”

  他下楼,刚好碰见上来送水果的秦月梅。

  “要走啊?吃了水果再走吧!”

  “谢谢阿姨,今天的饭菜实在是太好吃了。以后,我可能会经常来蹭饭,您别嫌弃我哟!”

  “那有什么,欢迎你常来!”

  秦月梅将薛家凯送到门口,顺便拿塑料袋装了两瓣香瓜塞他手里。

  回到儿子房间,她就开始埋怨:

  “你同学走了,你也不知道送送,像什么样子?”

  沈习文却是打了个呵欠:

  “妈,我要午睡了,苏晓呢,让她帮我读读公式。”

  “你呀!”

  秦月梅无奈的撇着嘴,这种事情,教还是不教呢?

  教吧,孩子心里坦荡,强行说教,反而有点那啥,不教吧,这以后万一……

  唉,算了,管不了!

  “我去给你叫她上来!”

  “谢谢妈!”

  沈习文仰脸看着天花板,心里想的却是把那一点爆发力送给谁?

  不锁定属性,每天辛苦训练,只能维持属性不掉,根本增加不了一点儿。

  可是这个能力又不能随便送,影响太大了。

  每小时四十七公里的爆发速度,而且还是瞬间的,这要是用在拳头上,怕是一拳能将人打骨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