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全家奋斗在火红年代

第71章 涨工资

  相比邵承东对新家的“不满意”,豹子对新家很满意。

  这里不仅更大,而且前院有水,后院有山,有足够的地盘让它玩耍。

  这是真正的大房子,特别是南北距离,将近一百米。

  冬天要是在后院吃饭,从厨房端菜到后院,菜都凉了。

  邵承东不满意,其实李霞也不满意。

  自己在家住的好好的,就让她们搬家,搁谁也不愿意啊。

  但安全部门以便于警卫之名劝搬家,还汇报到了上面,她也只能照办。

  但她内心里,还是把前面的院子当成了自己家。

  只能怪苏守民,好心办坏事!

  苏守民还不知道自己被埋怨,被嫌弃,一个劲想争功。

  “李姨,这样的院子现在太难得了,你怎么不跟前面院子一样,好好整治一下?”

  李霞白了他一眼,他虽然比自己儿子大一岁,可却是这个时代的人。

  他不清楚未来会有多大风雨,很难有人幸免,一点小错,可能就会变成大过。

  但她也只决定最多只住一两年,等邵济民那边稳定下来,赶紧搬回去住。

  “这里太奢侈了,住在里面我不安心。要不是为了安置你们警卫,我是不想搬家的。”

  邵承东带着豹子回来,苏守民抱怨说道:“承东,我提议把招待所撤销,让你们家住进来,李阿姨还说我办岔事儿了,我冤不冤?”

  修房子的人已经回家了,只剩下了挖地窖的三个人,还只有一个人在上面。

  邵承东同样没有给他留面子,说道:“要是有人举报我们家,我们一家被抓了,怪谁?”

  他只差跳了起来。“谁敢?这是安全部门汇报上去!”

  邵承东又问:“我们一家就三个人,用得着住这样的房子吗?难道我们家真的就加不了两张床吗?如果你提议之前,跟我们说一声,就累到你老人家了吗?”

  这些话,李霞不好意思说,邵承东却可以说。

  苏守民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原本认为的皆大欢喜,现在变成了众人埋怨。

  他特别想不通,这件事哪里办岔了?

  他是没有一开始先跟邵家人商量,但这件事也是他见到苏联人住进招待所,想拉拢邵济民后的灵机一动。

  招待所撤销了,隐患就消除了,邵家住进来,不要说派两个警卫,就是派一个排,也够住。

  他只是跟领导提了一下,然后领导就批准了,并且亲自跟老领导申请了新的安保方案。

  他承认当时自己想立功,想上任三把火,可都是为了邵家好。

  可现在,没有落到一点好。

  他只能摇头叹道:“为了便于对你们一家的保护,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李霞笑了笑说道:“你觉得没错就好,我们也不是僵化的人,就先这样吧。只需要把厨房这里改一下,挖一个地窖,我们就搬过来。等这件事过去了,我们就搬回去住。”

  说到底,还是不认同搬过来住的命令。

  晚上,苏守民偷空跟他妈蒋斯诚聊了一下这个话题,蒋斯诚的敏感度也不高,不清楚这里面的缘由,只是跟他说道:

  “国庆阅兵之前,你爸会过来,到时候你问问他是怎么回事。可不管怎么说,你先斩后奏这件事,本来就错了。

  你负责保护邵家,却要先尊重邵家的意见,而不是让他们按照你们的保卫原则来,你现在不是军人了,要转变思路……

  苏守民算是上了第一课,知道自己主次不分了。

  其实邵家并没有太在乎这件事,反正在那里不会住的长久。

  只是李霞认为苏守民现在还有明显的军人作风,而且喜欢吧这一套强加于人,就让人不舒服了。

  邵承东今天说了他几句,应该会让他有所变化。

  第二天,邵承东准时上班。

  尚工今天特意等在办公室里,看了邵承东写的工作汇报。

  邵承东的工作汇报写的很细,把国内目前的特种钢材料的冶炼,锻压能力,进行了全面汇总。

  关于机床行业的应用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但具体跟进,还要看看金州与抚钢那边的进度。

  而尚工这边,早就收到了北满那边寄过来的材料,并且已经让薛科长他们根据图纸进行试制。

  “胡伟华已经回来了,我让他现在在跟进这件事。”

  “那孙浩呢?”

  “他也继续跟进,你现在的项目比原来扩大了几倍,一两个人跟进是不够的。等你把工作汇总一下,进行细致分工,要是再缺人,把董文也要过来。”

  “暂时应该够了,一个人负责原材料跟进,一个人负责加工跟进……”

  尚工笑道:“你还没有看最新一期的机械杂志吧?关于你的研究,上个月报纸就已经刊登了,这一期的杂志进行了详细分析。

  目前各方面的试验效果都证明,你是只是简单地增加了两套控制单元,却能提升一倍左右的效率,未来的机床生产,会逐渐替代现有产品。

  一机床这边已经在抓紧时间开发新铣床,并且根据你后面的图纸,在开发其他机床,最少要在十月前,做出完整的几套。”

  邵承东心念一动。“因为广交会?”

  “对,我们现在只有这一个出口渠道。在杂志刊登了你的新技术之后,全国的机床厂家都知道了。

  现在他们有不少都来了京城,想要研究新技术,光是这方面,最少要派几个人接待。你要是有时间,也去给他们上上课……”

  邵承东连忙摇头。“尚工,我这个人嘴笨,干不好这件事。”

  尚工笑道:“可是抚钢那边对你挺满意的啊,要不是金州特钢的人追了过去,他们恐怕还不会放你走吧?”

  “我那是没办法,赶鸭子上架,何况是人熟了之后才慢慢讲解的。人多了,我连话都说不出来。”

  尚工摇头笑了起来。“你爸爸也是这样说的,放心好了,薛科长早就接了这个任务,他现在风头比你还大。”

  邵承东心底一松,笑道:“让他出风头好了,我能落实惠就好。”

  尚工似乎才想起来,说道:“差点忘记了,过几天你就满了三个月了,现在功劳还没有报上去,不过你的能力众人皆知,特批你为正式技术员,你一会去人事科办一下手续。”

  “这要办什么手续?”

  尚工愣神。“你要去签名啊,旁人又替代不了。”

  邵承东进研究所,拿的55元工资,这才三个月,就跨越了十二级,直接拿十一级73.5元工资了。

  可没有人认为他会一直拿73.5元工资,因为他的研究已经出名了,只是还没有推广开,还没有申报上去。

  这么大的功劳,他就不是只加几级工资的事儿,除了物资与金钱奖励,还有名誉以及级别。

  按照发明贡献来说,直接跨越进入工程师级别的可能性很大。

  等他回了科室,尚工已经出门了,而董文过来了。

  她带来了两人出差的票据,正根据要求,贴在报销单后面。

  姚淑芳有了她陪说话,显得很兴奋,两人聊的很开心。

  听说他现在能拿73.5元的工资,姚淑芳羡慕不已。

  她还在拿实习工资,一个月只有48.5元,相比外界的工人,也属于高工资了。

  但是在研究所内部,她们这一批属于最底层。

  以董文为例,她是八级工程师,现在一个月工资115元,如果加上科室奖励,或者研究所奖励,经常还会有额外奖金。

  等邵承东的奖励下来,个人奖励不会低于一千元,最少加两级工资。

  参与了项目的科室或者个人,也会有奖金或者加工资的奖励。

  他们出差二十多天,票据积累了许多,而他们省了不少伙食费,住宿费,这些照样报销,省下来的,也属于个人合法的收入。

  但他们两个人都没有省下多少钱,还补贴了一些进去,他们在东北买的东西太多了。

  下午报销了账目,跟财务室结清了钱票,邵承东就在期待明天的假日。

  董文比邵承东还有分寸,在研究所里,不仅没有含情脉脉,甚至比别人显得更疏远。

  下午,邵承东还见到了一个多月没见的胡伟华,他见到邵承东也很开心,聊起了最近他跟红星轧钢厂的接触。

  红星轧钢厂虽然不能生产特种钢,但是粗钢的生产加工,还是完全能胜任的。

  一机床目前给红星厂下了不少订单,胡伟华负责监督,管控。

  “承东,红星厂的孙玉平,谭琪明你认识吗?说是你的老同学。”

  “对,四年同窗。他们找你办事了?”

  “那倒没有,我跟红星厂的对接,基本上都是跟他们打交道,有时候聊天就会提起你。你回来了,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一起聚聚?”

  邵承东笑道:“我明天要去看对象,她下乡帮扶去了,你联系一下孙玉平他们,明天晚上要是有时间去我家聚聚,他们知道地方。”

  胡伟华立即应承了下来。“我现在就去打电话,他们都找了你好几次,你都不在家,今天还在跟我提约你呢!”

  邵承东朋友不多,一些老同学,能带一把就带一把。

  当然,也要他们值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