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旨意是给迎春的
荣庆堂。
贾母等正自用饭,忽有人传元妃来了旨意。
一众人立即接了旨意回来。
李纨笑道:“刚才老太太还说贵妃没旨意来呢,这下可不就如愿了。”
王熙凤也道:“我看定贵妃感受到了老太太的心意。
所以下了旨意来,这旨意也不用看。
我一准就猜到,那上面肯定写的是啊,我过几天就回家了,老太太着什么急。”
众人都大笑不止。
贾母道:“你这猴儿,只管贫嘴,还不快看看到底写的什么。”
王熙凤这才把旨意看了,却顿时没了笑容。
不一刻,她才又笑道:“这旨意是给二妹妹的。”
众人听了,也都立刻没了笑容。
迎春得了消息,带着司棋和绣桔过来。
一路上众人尽皆退避行礼。
赵珏也被扯着跟到荣庆堂,趁着迎春看旨意的时候,也细细看了。
结果正和他猜测得一样,还是让出报纸的事情。
又说若没好的诗词,可以暂时不写,只把那故事和科技文章拿出来。
看来皇帝那边是真急了,还专门去找了元春。
便在这时,王熙凤的丫鬟善姐道:“二奶奶,后廊上的芸二爷找您。”
王熙凤摆摆手道:“跟他说,这两天没空。”
赵珏听了,立即心头一动。
这芸二爷说的应该是贾芸。
提及这个人,倒算是原著中为数不多的有情有义的。
他出身贾府旁支,父亲早逝后,家产被舅舅卜世仁侵占,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困顿。
不过他未因贫困自暴自弃,反而积极谋求差事改善家境。
又深谙人情世故,通过送礼和巧言打动王熙凤,成功获得大观园种树差事。
面对宝玉调侃“认父”时,顺势逢迎,既维护体面又拉近关系。
贾芸对母亲极尽孝道,隐瞒舅舅的苛待以避免母亲忧心。
贾家被抄家后,他又营救落难的宝玉。
若是自己的书坊由他来经营,倒也能安心不少。
如今他去寻凤姐,多半是想揽一宗活计度日,好给他母亲看病买药。
念及此,他赶紧让迎春回到小抱厦,又让人叫来秦显家的。
“你可认得后廊上的贾芸?”
秦显家的道:“听别人说起过。”
迎春道:“你让秦显去找他,就说我的话,问他可愿意在我手下做事。
我在西城街有一间铺子,要做书坊,需要人帮着经营。
若能说动他,以后也少不了你家一份好处。”
说完,又让司棋拿出二百一十两银子和那房契。
“他若愿意,便把这二百一十两银子和房契给他。
让他尽管去做,有什么事情先和秦显说,然后你在来禀报。
我知他为人诚孝,又要奉养病母,这里面的十两银子先给他拿着用吧。
想来,他以后也是有一番作为的。”
秦显家的问道:“书坊该叫什么名字呢?”
“文心书坊。”
秦显家的当即磕了头,欢天喜地地去了。
秦显是贾政手下仆从,累了一天,此刻正躺在床上。
见他妻子回来,立即坐了起来,笑道:“你这会子怎么回来了?”
说着,还拖着疲惫的身体给她倒了一杯茶。
秦显家的心头甚是得意。
虽说夫妻二人都在贾府当差,但之前她的地位远在秦显之下,所以在家中也都唯唯诺诺。
如今迎春强势,便老太太也不轻易管的,连带她这曾经的看门婆子也跃上高台了。
但凡她要出入,竟是谁也不敢拦着。
不仅如此,还都笑脸相迎,生怕得罪了她。
就连回到家,原本没好气的秦显对她亦是十分恭敬。
秦显家的道:“如今有一件大好事要便宜你了。”
“什么事?”
“我们姑娘说,要你去问问后廊上的芸二爷,愿不愿意在姑娘手下做事。
若愿意,就让他帮着在西城街开一处书坊。
姑娘还说,事办成了,也少不得你一份好处。”
说着又把那二百一十两银子拿出来。
“这银子虽说是给他的,但你要是能办成这事,想来也有一份钱。”
秦显双眼冒光,笑嘻嘻接了,“这有什么难的。
我听说芸二爷母亲卧床好几个月了,吃药看病,花干了积蓄,家里连一粒像样的米都找不到。
他听了这事,还不巴巴地同意。”
说完,也不觉得累了,抬腿就往外走。
等去了贾芸家,却没寻到人。
他打听到贾芸可能去其舅舅卜世仁那里,便又急急赶过去。
到了地方,果见贾芸正和其舅舅在门前说话。
贾芸道:“有件事求舅舅帮衬帮衬。
我有一件事,用些冰片麝香使用,好歹舅舅每样赊四两给我,八月里按数送了银子来。”
卜世仁冷笑道:“再休提赊欠一事。
前儿也是我们铺子里一个伙计,替他的亲戚赊了几两银子的货,至今总未还上。
因此我们大家赔上,立了合同,再不许替亲友赊欠。
谁要赊欠,就要罚他二十两银子的东道。
况且如今这个货也短,你就拿现银子到我们这不三不四的铺子里来买,也还没有这些。
此外,你哪里有正经事,不过赊了去又是胡闹。
你只说舅舅见你一遭儿就派你一遭儿不是。
你小人儿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个主见,赚几个钱,弄得穿是穿吃是吃的,我看着也喜欢。”
贾芸笑道:“舅舅说的倒轻巧。
我父亲没的时候,我年纪又小,不知事。
后来听见我母亲说,都还亏舅舅们在我们家出主意,料理的丧事。
难道舅舅就不知道的,还是有一亩地两间房子,如今在我手里花了不成?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叫我怎么样呢?
还亏是我呢,要是别个,死皮赖脸三日两头儿来缠着舅舅,要三升米二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呢。”
卜世仁道:“我的儿,只愁你没算计儿。
你但凡立的起来,到你大房里,就是他们爷儿们见不着,便下个气,和他们的管家或者管事的人们嬉和嬉和,也弄个事儿管管。
前日我出城去,撞见了你们三房里的老四,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往家庙去了。
他要是不能干,就有这样的好事到他手里!“
贾芸见他面色难看,说的不堪,便起身告辞。
卜世仁道:“怎么急的这样,吃了饭再去罢。”
一句未完,只见他娘子出来说道:“你又糊涂了。
才说没有米,这会子还装胖子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
卜世仁说:“再买半斤来添上就是了。”
他娘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便叫女孩儿:“银姐,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二三十个买米,明儿就送过来。”
贾芸气得脸色发红,气道:“不用费事了。”
走不多远,正与寻来的秦显撞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