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武夫

第84章 处处有龌龊

汉末武夫 奉天 2921 2025-04-17 14:31

  “在下司马正,将军可是来送粮的?”

  杨彦觉得这老头毛病,自己麾下铁骑一路追杀而来,煞气血腥,像是运粮队?!

  所以,杨彦很不客气的回怼:

  “本将来征粮。”

  司马正很光棍道:

  “解县无粮,城中数千人都饿肚子呢。”

  杨彦看了看司马正带来的一群官吏,的确都是满脸菜色,明显是饿的。

  杨彦随军带的粮食不多,但也够十几天用了。

  所以,杨彦道:

  “给我部将安排住处,给你们些粮食。”

  司马正这才忙答应着去了。

  解县城内虽然破败,但军队只要有遮风挡雨的地方睡觉就行。

  毕竟多日野外作战,风餐露宿的很辛苦。

  卫觊的五千军也挤进了县城。

  杨彦带着众将领和卫觊住进了县衙。

  在县衙后院点火烧饭,顺便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院中几十个将领,卫觊那边占了多数,毕竟河东军五千人。

  但卫觊那边的将领们却没先开口,而是纷纷看向杨彦。

  显然,杨彦已在之前的军事行动中获得了众人的认可。

  杨彦笑看着卫觊道:

  “伯觎来说吧。”

  卫觊却对身边一小将道:

  “季明,你先把情报说一下。”

  这小将名叫卫戍、字季明,乃是卫觊的四弟。

  卫觊专门带他来历练的,卫戍虽然年纪小,但为人沉稳有谋,类其大哥。

  被点名的卫戍立刻起身,道:

  “永济城的韩暹四出劫掠周边,距离我们最近的在东张城附近,有三千贼。”

  “杨奉在河北县并未劫掠,但他加大了税收,民众苦不堪言。”

  “另外,运城那边的李榷和郭汜没有任何动静,但我们斥候探到凉州军经常外出劫掠。”

  “甚至有凉州军劫掠到了安邑地区。”

  卫戍说完,在场不少将领义愤填膺的骂了起来。

  毕竟这李榷郭汜名为官军,但比那贼寇还可恶。

  而卫戍静静站在原地,并未发表任何意见。

  杨彦颇为赞赏的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坐下之后,开口问:

  “贼寇和凉州军,哪个劫掠更多?”

  卫戍又站起来,回道:

  “贼寇更多,贼寇万人劫掠,如蝗虫过境。”

  “凉州军的劫掠人数仅有数百人。”

  杨彦看向卫觊,问:

  “我们联名提醒李榷,看他是否收敛。”

  卫觊赞同道:

  “另外再写信给蔡邕大人,让他上奏董卓。”

  因为董卓能约束他。

  杨彦点头应了。

  其实,杨彦心里有些别的想法。

  他不想让董卓制约李榷,因为李榷越是在河东作死,自己之后收拾他才越方便。

  只不过,放纵李榷,就会让周边的民众们受苦。

  卫觊作为君子,自然不想如此。

  杨彦却有点阴沉谋士、冷血无情的权衡心态了。

  揭过此事,杨彦道:

  “我们如何对付韩暹和杨奉?”

  卫觊等人都沉吟起来,因为这两大贼的力量还是太强了。

  韩暹还有两万兵、杨奉在河北县也有一万多人。

  所以,需要有李榷军帮忙。

  但李榷肯定会偷奸耍滑,因此卫觊道:

  “我去李榷军营,监督他出兵。”

  杨彦觉得卫觊此法未必管用,但也没有危险。

  所以,杨彦没有反对。

  卫觊继续道:

  “我让李榷以河东太守的名义召杨奉一块攻韩暹。”

  “杨奉八成不会出兵,那我们就全力攻韩暹。”

  “杨奉若是敢支援,我们便设兵伏击。”

  杨彦听得心中一亮,道:

  “只要杨奉不支援韩暹就好。”

  “我们还可以送杨奉些好处。”

  “拉拢杨奉、打压韩暹,加上我跟杨奉的关系,必会让韩暹怀疑。”

  “以后再加以挑唆,他们两人关系恶化,便会内讧了。”

  杨彦和卫觊的目的就是削弱贼寇的实力。

  相信李榷也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这种战略更易让李榷接受合作。

  而要逼两贼内斗,就需要把他们圈在河北县内了。

  所以,解县就是封锁他们的北面防线,东边有运城,西边则是蒲反县。

  卫觊指着地图上的蒲反县道:

  “此县令我认识,且他抵抗贼寇之心坚决,只需再派千人协助防守即可。”

  “如此三面包围后,杨奉和韩暹可能会南下弘农,所以我们要提醒董卓。”

  董卓虽在虎牢关跟众诸侯对峙,但他在京城还有重兵。

  况且弘农还有杨彪家族,防守弘农不难。

  计划议定之后,杨彦等人吃完饭,卫觊便动身去找李榷了。

  杨彦从他出城后,在城外转了一圈,却在城西门看到了一些车辙印。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奇怪事。

  但杨彦发现车辙印明显被人抹除过,应该是时间仓促,清除不干净。

  而且解县城中破败,几乎没有几辆马车。

  这些车辙印是哪里来的?

  杨彦让斥候去追踪车辙印,结果发现远处更多,且延伸向了西北。

  杨彦不由联想到了人口贩卖,因为女子孩童体弱,难长途行走,所以多用马车。

  自己回城时,正好看到县里在赈济灾民。

  灾民涌动如蝼蚁,卑微也麻木。

  这时,杨彦才发现城中女性和孩童很少。

  虽说这城里破败的像是个难民营,但女性孩子少的诡异。

  尤其是年轻女子几乎没有。

  杨彦便把司马正叫来询问。

  司马正叹道:

  “战乱时期,饥民易子而食,女人则被抢走了,要么就自卖给有钱人家了。”

  杨彦指着城中破败问:

  “城里的有钱人家呢?”

  杨彦进城时就觉得奇怪,一个县城总该有几家富户吧。

  毕竟杨彦看到城外的田地有人耕种,庄园有人打理。

  结果,这里竟然是清一色的穷人。

  总之,杨彦觉得这里处处透着古怪。

  司马正苦笑道:

  “解县原本有富裕家族的,只是匈奴劫掠杀了些,还有被难民抢劫的。”

  “所以,要么搬走了,要么变成穷人了。”

  杨彦对这个说法很不满意,直接问:

  “西门外的车辙是怎么回事?”

  司马正一脸疑惑,表示不懂的样子。

  杨彦确定,这老头在跟自己装傻,

  这时,柳林匆匆进来,道:

  “将军,我族有些人留在解县,但现在他们全都消失了。”

  杨彦突然厉目看向司马正,喝道:

  “你贩卖人口到了何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