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天子:从献帝开始逆袭

第133章 平羌功臣

  穆顺领命退下后,殿内一时寂静。

  刘协微微闭目,手指头轻轻敲击着御案,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黄门令何柱趋步入内,躬身禀报:“陛下,宁辑将军段煨已在殿外候旨。”

  “宣!”刘协睁开眼,语气平淡。

  不多时,宁辑将军段煨在一名小宦官的引领下缓步入殿。

  他已脱下甲胄,换上一身素色朝服。虽然步履沉稳,但眉目之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安。

  自率军返回安邑后,他第一时间命杨阜安顿好麾下兵马,随即匆匆入宫觐见。

  他知道,自己虽在此战中立下反正大功,但天子未必会轻易信任他。

  而且此次入朝见驾,他并非是心甘情愿。他本想助朝廷大胜后率军返回华阴,可却被贾诩劝阻。

  至于原因,无非就是他心中害怕入朝后,会遭天子的算计。

  当初銮驾东归时,他只是遣送些粮草物资,而没有倾尽全力保驾。

  其中虽有种种原因,但改变不了他袖手旁观的事实。

  更让他不安的是,历代汉室天子刻薄寡恩的往事不断在脑海中闪现。

  尤其是他的兄长段颎,几乎平定自光武中兴以来的百年羌患,最终却在狱中饮鸩自尽。

  他心中惶恐不安。

  段煨不敢抬头,走至殿中时,朝服下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能感觉到御阶之上那道目光——如刀般锋利,似要剖开他的五脏六腑。

  片刻后,他恭恭敬敬的稽首称颂:“臣宁辑将军段煨,叩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岁,长乐未央,福祚绵长!”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却无人应答。段煨的额头抵在冰冷的地砖上,心跳如鼓。

  三息、五息、十息……时间仿佛凝固。

  段煨的膝盖开始发麻,却不敢稍动。

  他再次想起了兄长段颎,难道今日他也要步其后尘?

  忐忑不安间,他偷眼瞥见贾诩老神自在地跪坐在一旁,这才稍定心神。

  他深吸一口气,想起贾诩之前对他的提点:“将军若想活命,甚至求得圣宠,今日觐见,不可狡辩,唯有坦诚。”

  殿内群臣一见,再瞧瞧上首天子的神色,均是当做未看见一般低眉顺目。

  而讨虏校尉贾诩感觉到段煨投来的目光,淡淡一笑,随即做老僧入定状。

  刘协一直审视打量着段煨,将他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心中冷笑。

  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给予段煨一定的心理压力。

  原因就是段煨虽然心中有忠义在,但却心志不坚,始终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平身吧,现在你是功臣,朕不能亏待了。”刘协终于开了口,可语气却是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段煨如蒙大赦,刚要起身,却听刘协话锋陡转:“朕在东归时屡次遇险,而你就在华阴,却始终置之不理……”

  段煨双膝一软,又重重跪了下去。他心中哀叹,天子终于还是提起了旧事。

  可随即,他心一横,伏地叩首:“李傕、郭汜犯上作乱,臣身为汉臣自当为陛下分忧。故此次大捷臣不敢居功,唯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

  稍后,他的声音有些发颤:“至于銮驾东归时,臣……臣确有私心!只顾保存实力,却置陛下于险境。此乃不赦之罪,请陛下降罪!”

  说完之后,他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不过,段煨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皆是一惊——段煨竟直接认罪?

  而贾诩,嘴角则是微微上扬。

  刘协挥了一下衣袖,冷笑道:“起来吧!这个时候朕要是治你的不救驾之罪,恐怕很快就会天下谣言四起,说朕真的是刻薄寡恩之君了!”

  “臣不敢!”段煨连忙起身,可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既然天子这么说,那就不会追究他以往的罪过了。

  想到这,他余光又瞥了一眼贾诩,投去感激的目光。

  待段煨起身后,刘协淡淡道:“朕早说过,朕非有功不赏之君。你此番立有大功,但以往毕竟有过,就功过相抵,仍为宁辑将军暂住华阴!”

  段煨大喜过望,他此次入朝面圣并没有邀功的意思,只求天子能网开一面。

  而现在,他不仅性命无忧,连兵权也保住了!他连忙叩首:“陛下赏罚分明,臣感恩不尽!臣必肝脑涂地以报!“

  “你说的,朕会记着!”刘协这才笑了笑,随即面色一肃,“还有一件事,朕要与你说!”

  他顿了一下,环视众臣:“而且也要对你们说,对天下人说!”

  稍后,他轻叹一声:“前太尉段颎一生功绩无数,先是平定羌乱,后是治理边疆、巩固边防,于国于民皆有大功!

  虽然归朝后略有瑕疵,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朕决定,待英烈祠修缮完毕,将段颎之牌位入祠祭祀,让后人永不忘先贤之功!”

  段煨如遭雷击。

  兄长……被平反了?那个被士大夫唾骂、被宦官利用、最终惨死的兄长,竟能得到天子亲口正名?

  转眼,他难以抑制的伏地痛哭:“陛下!臣兄长……是冤枉的啊!”

  刘协心中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轻轻抬手,示意段煨起身:“段太尉身死狱中,其中曲直朕也了解一些。为表彰段颎平羌之功,朕意从其子嗣中择一人延续新丰侯之爵!”

  话音刚落,执金吾伏完突然出列,谨慎的说道:“陛下,臣有些话不知当不当讲?”

  “说吧,你若有谏,大可直言!”

  伏完拱手一礼:“陛下,臣并非反对施恩于段颎,只是臣认为其平羌手段太过残酷,曾言‘绝其根本,不能使殖’,杀戮过甚,有违圣人之道。

  更何况,段颎党附宦官王甫迫害士人,屡遭天下士人非议,望陛下明断!”

  刘协越听,脸色越冷,伏完说的那些他岂能不知,这里面牵扯的事情太多,有士人与宦官之争,有关东与关西之争。

  说白了,段颎之死,本质上是党争的牺牲品。

  他今日特意提起段颎,并大肆为其彰功,自有他的一番心思。可是贵为执金吾的伏完,却是不能领会他的深意。

  即使未能领会也就罢了,反而提起旧事依依不饶,难道想再让刚刚重生的朝廷陷入党争之中!

  他忍不住挥了一下衣袖冷哼一声,吓得群臣皆是精神一震。

  伏完更是心头微颤,不知道天子为何如此生气,毕竟他说的也是事实。

  段颎虽立有大功,但在当时和后人的眼里,确实名声不好。

  可刘协想的却是与之相反,只要有功于大汉,无论道德的好坏,他都要重重恩赏。

  如今为段颎平反,既收段煨之心,也向天下人表明——有功于汉室者,他刘协绝不亏待!

  而且,在接下来的的布局中,段煨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可伏完今日的表现,他深感失望。

  刘协压住心中的火气,慢慢平静下来。

  稍后,他冷声质问:“伏卿可知羌乱持续百年,耗费几何?段太尉数战而定,救了多少生灵?至于党附宦官……”

  他冷笑一声,“当时朝堂之上,谁不是身不由己?”

  话刚说完,群臣皆是惊异的抬头看着天子。尤其是贾诩和董昭,眼中更是精光闪烁,思索着天子刚才的话。

  而伏完脸色却是变得煞白。

  他万万没想到,他只是说出天下士人心中的话,却遭到了天子的驳斥。

  他本就胆子小,嘴蠢蠕动了几下,却未敢再多说些什么。

  此时,贾诩突然开口:“陛下圣明,段太尉确有大功于社稷。孝武帝曾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如今天下群雄割据,不服王化,若无非常之法、非常之人,何以定乾坤!”

  刘协赞许地点头:“贾卿此话,甚合朕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