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六扇门到锦衣卫,皇帝见我都发抖

第687章 水浑了才好摸鱼

  其他官员好像也变得更低调小心了,他们在公开场合碰见谢必安,态度还是那么恭敬,甚至比以前更客气。

  但眼睛里那藏不住的一丝戒备,却越来越明显。

  他们似乎也在暗中盯着谢必安的动静,猜那个被袭击的陈大人,是不是和这位护国公私下达成了什么交易。

  御史台那边暂时没人弹劾了,领头的陈玄策都病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再追着不放。

  但这不代表他们放弃了,一股看不见的压力,还压在六扇门的头上。

  一些原本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案子,开始遇到各种看似合理的拖延和推诿。

  拨给六扇门的经费和物资,也偶尔会出点不大不小的岔子。

  这些小动作,虽然动不了六扇门的根本,但也挺恶心人。

  这是官场上惯用的手段,用软刀子磨你,想让你知难而退,或者收敛点。

  面对这些,谢必安稳如泰山。

  他没因为这些小动作生气,也没急着反击。

  谢必安就像个老道的棋手,在等着最好的下棋时机。

  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处理六扇门内部的事情上,整顿纪律,加强京城总部的防御。

  他通过秘密渠道,和远在扬州的纳兰嫣、徐长卿保持联系,指挥着追查武魂殿剩下的线索。

  谢必安开始不动声色地布局。他示意老马,把之前搜集到的那些贪腐证据,通过一些不相干的渠道,悄悄放了出去。

  这些证据有的指向某些看着挺清廉的京官,有的则牵扯到一些地方大员。

  几件不大不小的贪腐案接连爆出来,虽然没直接打到谢必安的目标人物,但也成功把水搅浑了,转移了部分注意力。

  这让某些原本想联手对付六扇门的人,不得不先想想怎么保住自己,忙着内斗去了。

  水浑了,才好摸鱼。

  更重要的一步棋,是和女帝姬清秋的配合。

  谢必安把自己突袭陈玄策别院的发现,还有搜魂骨煞老人得到的情报,都告诉了姬清秋。

  当然,他没说自己抓了武魂傀儡,也没提用道心种魔搜魂这些敏感细节。

  只重点说了陈玄策勾结邪修,搞人体实验,想造邪恶傀儡,还有京城好几个大臣可能也牵扯其中的猜测。

  听到这些吓人的消息,就算是姬清秋,也忍不住身子微微一震,俏脸冰冷。

  姬清秋万万没想到,在她眼皮子底下,竟然藏着这么肮脏的勾当!

  这不光是挑衅她的权威,更是践踏大禹的律法和做人的底线!

  “陈玄策,好,好得很!”姬清秋冷冷说道:“这些朝廷栋梁,竟然背地里干这种禽兽不如的事!”

  她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硬邦邦的玉石上都裂开了一道细缝。

  恐怖的帝王威压,瞬间充满了整个密室,空气都好像凝固了。

  谢必安静静地站在下面,脸色都没变一下。

  姬清秋是真的发火了,这也意味着他接下来的计划,会得到这位女帝毫无保留的支持。

  “陛下息怒。”谢必安适时开口:“这事牵扯太大,陈玄策他们经营多年,手下人不少。”

  “要是没有铁证,突然动手,恐怕会引起朝廷动荡,反而让他们有机会勾结起来反扑。”

  “根据骨煞老人的记忆碎片推测,他们背后,很可能还站着那个神秘的武魂殿,甚至可能有更厉害的神使在暗中操控。”

  “我们需要一个万全之策,把他们一网打尽,连根拔起!”

  姬清秋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头的火气。

  “爱卿说得对,是朕失态了。”她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这件事,绝不能放过!你打算怎么做?”

  谢必安把自己心里的计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核心思路就四个字,引蛇出洞,人赃并获。

  谢必安分析,陈玄策他们偷偷搞武魂研究和傀儡制造,肯定需要大量特殊材料,比如稀有的矿石、药材,甚至可能是活人祭品。

  根据骨煞老人的记忆,那个神使好像对作品进度有要求,这意味着陈玄策他们近期肯定还会有动作。

  他们现在虽然因为别院被袭变得小心了,但只要风声稍微松点,肯定会再次露出马脚。

  谢必安的计划是,继续用六扇门和暗影的力量,死死盯住陈玄策、王允之这些人的动静,还有跟他们有关的钱款流向。

  另一方面,就需要姬清秋在朝堂上,巧妙地配合一下。

  比如,故意放出些放松警惕的信号,让那些人觉得风头过去了,谢必安已经被压下去了。

  找个借口,把某些关键人物调离京城,或者让他们忙别的事,削弱他们的防备和互相支援的能力。

  再安排个意外,让某个地位不高的小喽啰落网,制造恐慌,逼他们为了自保干出更出格的事,从而露出更多破绽。

  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觉得可以安全地跟幕后黑手联系。

  到那时候,谢必安将亲自出手,布下天罗地网,把他们一锅端了!

  姬清秋仔细听完谢必安的计划,不由得皱起眉头思索。

  这是个大胆又周密的计划,一环扣一环,需要朝廷和江湖,明线和暗线高度配合。

  执行起来风险很大,稍不小心,就可能全盘失败。

  但目前看来,这确实是唯一能彻底铲除这颗毒瘤,并顺藤摸瓜,挖出幕后黑手的最好办法。

  “好!”姬清秋最终下定了决心:“就按爱卿说的办!需要朕怎么配合,你尽管说。”

  “这朝堂上的某些人,也该好好敲打敲打了!朕倒要看看,是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皇帝一旦下了决心,那动作就快如闪电。

  接下来的日子里,京城的局势,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女帝在几次朝会上,都公开批评了六扇门近期的一些过激行为,还采纳了御史台的部分建议,象征性地限制了六扇门的一些权力。

  这让那些原本提心吊胆的大臣们,大大松了口气,觉得那个年轻气盛的护国公,终于在朝廷的压力下认怂了。

  吏部侍郎王允之,因为处理南方水灾后续救灾工作干得不错,被委以重任,暂时离开京城,去灾区巡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