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陛下莫慌,我来勤王

第79章 大明官员可以卖钱呀

陛下莫慌,我来勤王 小鱼山 5176 2025-05-25 22:56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城内的富户倒霉了,大户粮仓的存货大多都被拉走。

  不管是粮商还是城内大户,匪徒的手法都差不多,先把人集中关押起来。

  然后嘛,搜集大批骡马车开始搬运货物。

  等到匪徒走了,不管是粮仓还是家里库藏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曾经的富甲一方如今一贫如洗,简直是天降横祸,禁不住嚎啕大哭。

  连衙门官员都被绑票,状告都没有地方,天杀的土匪!

  与穷人没有关系,百姓家里也没有多少粮食。

  不光是城内,哪怕乡间地主家也遭劫了。

  豪绅家的护院手,兵器也被收缴,青壮则抓走。

  换言之,在这些地方连铁器都找不到,想反抗也只有赤手空拳上阵。

  这一幕虽然不能覆盖河北南部所有地区,差不多也囊括了大部分地区。

  以后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顺军队,亦或是辽东的清军占领此处,要粮食没有,要物资也没有,只是一个穷得掉渣的河北。

  除了抢钱抢粮之外,人也是此次行动的目标。

  不光是士兵,也需要河北的青壮。

  沈度是不希望河北地区保有武装力量。

  当地的青壮,甚至是流民,匪徒们广招人马,欢迎他们加入。

  流民嘛,只要给口饭吃不会挑剔。

  当地青壮就有区别了,没有土地也就罢了,很多人家里小日子过得好好的,谁愿意当土匪?

  一般百姓不愿意也就算了,那些有钱人的护院,那就不客气了。

  俘虏嘛,哪有资格讲条件?

  整个河北军事行动力求短促,快则数天时间,最多也不过十天时间完成,刮地皮一样搜刮完毕。

  城内的骡马以及车辆全部强行征调,用于运送货物,再加上商队自有车辆以及山东府衙配置的车队,形成庞大的运输车队,日以继夜运送物资。

  临近山东周边的河北地区有多大,又有多少资源?

  而且这是一种刮地皮似的劫掠,只要是府库的物资统统运走,甚至包括粮商自有的粮食以及乡间豪绅的粮食。

  所谓坚壁清野,当然不会给对手留下物资,包括吃的用的。

  问题是你把所有库存抢光了,城镇居民吃什么,他们又不能种地打粮食?

  乡绅又碍着你什么事,连他们也不放过。

  这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在沈度看来,等到清军入关的时候,那些乡绅的粮食无疑变成支持满清战争的资源。

  与其便宜满清不如自己拿走。

  这仅仅是一个层面含义,沈度想要达到的目的更多。

  莫要低估了沈度的狠辣,他期望河北环境不适宜生存,借此大量减少当地人口,最终留给满清一个荒凉的河北。

  特么河北百姓倒霉了,这是人干的事情吗?

  简直是恶魔!

  恶魔就恶魔吧,反正沈度也不在乎,他更在乎当下生存下去。

  沈度可以不在意李自成,但他心里清楚满清才是最大的威胁。

  此时的山东行省非常脆弱,甚至都不能支持满清军队一个波次冲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争取多一点的练兵时间,以及尽可能地想方设法削弱对手。

  武邑县衙,一干明朝官员挤在一起瑟瑟发抖,担心“匪徒”会杀了他们。

  当然,他们以为只有武邑遭了匪患,并不清楚周边许多府县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时候一名满脸大胡子匪徒走过来,态度极其蛮横:“赶紧跟着走,不要磨蹭,惹恼了爷你知道后果。”

  武邑县令壮着胆儿说:“你们抢走了财物也就算了,为何还要抓人?”

  大胡子匪徒咧着嘴,露出黑黄色的大牙板,怪笑道:“财物是钱,粮食也是钱,难道人就不是钱了吗?把你们卖掉多少也能赚点钱,你说是不是呀?要不是你们这些官老爷还有点价值,你以为老子有耐心跟你说这些废话吗?早就一刀宰了你。”说罢,还抖动一下手里的刀。

  麻痹的,从没有见过这种土匪,财迷心窍,抓了人去卖钱,穷疯了吗?

  想想今后的悲惨命运,禁不住流下一行老泪。

  老夫这一生熟读圣贤书,何至于走到这地步,呜呼哀哉。

  “你们到底是匪徒还是人贩子......”

  匪徒露出恶魔般的微笑:“只要能赚钱,干什么不是干,嘿嘿,看你这身板儿如果买家送你们去挖矿,能活多久还是个问题,我看够呛。”

  挖矿啊,看看自己细胳膊细腿的哪有力气挖矿啊。

  一众官员打了个寒颤,干苦力比死掉也强不到那里去。

  关键是有失斯文啊......

  大胡子匪徒饶有兴趣地看着瑟瑟发抖的官老爷们,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能活命就烧高香吧,卖苦力多少还能挣点钱养家,若不是我们大寨主想赚点钱,早就一刀杀了你们这群贪官。看看这天下被你们折腾成什么样子,饿死的百姓有多少?不是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你以为老子愿意干没本的买卖吗?”

  不能说天下所有官员都是贪官,但不贪的官员绝对是少数。

  官员能贪多少,要看手里的权利大小。

  至于说,把大明王朝垮掉归咎于这些底层官员,确实有点冤枉。

  但是,非要说毫无因果关系,那就是扯淡。

  这些小官僚被抓走还算幸运,一些罪大恶极者,尤其是高阶层官僚,甚至包括乡绅,在查证罪大恶极事实之后直接砍头,演绎着血腥暴力。

  如此恶劣行径,一旦传播开来非常影响山东政权的形象。

  但沈度不在意,具体内幕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短时间内消息不会外泄。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不像后世信息发达,连芝麻大点的事情都能炒作。

  河北行动留给外界的是匪患横行,事过境迁谁还在意真相是什么?

  当然,这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只要掌握了权利,一切都可以屏蔽,历史不知道演绎了多少次。

  翻翻历史,留下恶名的大多是失败的政权,对应的是,某个朝代掌权越久,越有能力美化自己,掩盖丑恶,甚至伪造历史。

  即便不能完全屏蔽内幕,这个时代信息传递方式决定了不会影响大局。

  作为执行层面他们并不清楚总指挥沈度的深层目的,他要的是一个净化了的河北。

  沈度的崛起方式决定了他没办法在山东进行暴力革命,因为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山东,而不是混乱的基本盘。

  在济南府,他通过威逼利诱手段从德王朱由栎手里承接了大量土地,其中包含济南府、青州府等,这些土地占比甚至高达近百分之三十还多。

  在这个时代,土地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手握如此庞大土地资源,约等于山东稳定器,为今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但河北不一样,至少现阶段沈度不可能掌控河北,也就无所谓稳定,甚至为了战略目的不惜搅乱、摧毁整个河北秩序。

  匪徒没有文化,随口说了几句话,却让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官员们哑口无言。

  “匪徒”们倒也有点人性,让这些官员与家人团聚,浩浩荡荡押送走了。

  用匪徒的话说,做买卖就要精打细算,男人有男人的价格,女眷也有价格,卖给老鸨说不定价格比男人贵一点。

  这番话听到官员耳朵里,犹如被窝捅一刀般痛彻心扉。

  天啊,自己的女眷还要被万人骑......

  暂不提河北官员悲惨命运,匪徒来得快去得也快,干完活就走人。

  拉货物的车队走了,押送人又是另一路,各走各的。

  大概有集中交易点,有不少人贩子专门等在这里,双方一番讨价还价,交钱之后带着人走。

  实际上都是在演戏,但是,在不知情人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逼真。

  细节很重要,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手段,传出去声名狼藉。

  具体细节沈度不会过问,他只是发号施令者,都是参谋部一帮文人操盘,作战计划下达后,战训部监督每一个环节执行情况。

  战训部会花一定时间进行甄别,那些罪大恶极者当然会被杀掉了事,也有少数罪状尚不至于死,被送到矿井做苦力的赎罪。

  但大部分人不过是遭点罪而已。

  所谓的人贩子在贩卖过程中,几经转手之后会遭遇各种巧合,或被某地官员获知消息从人贩子手中赎回。

  这些被贩卖的官员,有些被济南巡抚救出,也或许是登莱巡抚,甚至是青州知府。

  沈度不是那种杀星,同时他也要为将来着想。

  想想看,如果河北被沈度掌控,那将需要海量有经验的官员。

  单纯通过培养新人单一方式,肯定不能满足需求。

  用他的话说,人也是资源,不能浪费。

  经历这一次匪患,河北南部一片狼藉,所有紧要物资清扫的干干净净。

  最要命的是粮食,府县粮库空了,粮商手里没有粮食对外出售,城里百姓也只能依靠仅剩那点余粮度日。

  这就带来一个大问题,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或许逃难是唯一选择......

  数天之后,深入到河北距离较远的“匪徒”,大部分撤离到滹沱河以东,以南地区。

  “土匪们”要以滹沱河为界,在北直隶南部扎下根。

  这是沈度的算计,河北出现匪患一点都不奇怪。

  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顺军,亦或是辽东清军,他们都不会对匪患太上心,夺取天下才是重中之重。

  纵观历史每一次改朝换代时期,无不是天下盗匪横行时期,很正常的现象。

  当下时刻,沈度的军队刚刚进入训练阶段,暂时不可能与敌人开战。

  当然,敌人若是来打,那也只有硬着头皮顶上去。

  主动去找打,还是算了吧。

  暂不说沈度手下军队能不能打,当前局势下,谁先动手谁先死。

  李自成的大顺军去攻打吴三桂边军,被逼急了的吴三桂向清军求援,最终李自成兵败逃窜。

  如果现在沈度率兵北上攻打李自成,哪怕是没有失败,两败俱伤之下,占便宜的也只有清军。

  更何况万一战败,被李自成追着打,把战火烧到山东行省,那才是悲剧了。

  别的先不说,历史走向从此改变,沈度岂不是抓瞎了吗?

  这样的傻事,沈度肯定不干。

  真干了的话,那才白瞎了后世的那些见识。

  特么,你知道的历史走向都成了摆设不成?

  李自成的大顺军大多集中在京城,或许周边有部分军队,但距离比较远的南部,李自成暂时还顾不上。

  这是一个真空地带,沈度瞅准这个时间差,抓紧时间干一大票。

  物资有了,粮食有了,一两年内山东不缺粮食。

  当然,人力资源也不缺。

  经过此次河北行动,兵源极度膨胀,扩编几万人不在话下。

  毕竟小半个河北地区,数量不会少了。

  尽管辅兵还是一群乌合之众,沈度也不嫌多,有机会继续扩张。

  沈度不可能把数万人马都放在河北地界,闹匪患不要紧,也不能闹腾的太厉害。

  万一引导李自成的大顺军队南下,反倒对沈度不利。

  所以沈度决定撤回大部分辅兵进行轮训,只留下三个大队继续在滹沱河以北充当匪徒,制造恐慌氛围,隔绝河北商道并阻止南北信息传递。

  各部督战员的战报陆续集中到了战训部,而后摆上沈度的桌面上。

  伤亡最大的是第七大队,战死一百多,受伤有四百多人,其次是第八大队,死伤接近四百。

  第七第八旅的旅长气的破口大骂,声称撤了他们的职位。

  是不是撤职,属于战训部的职责范围,在研究之后还要报请沈度。

  对此,沈度没有说什么。

  毕竟是辅兵,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弱一点很正常。

  尤其是第一次军事行动,要求过高显然不现实。

  要给他们纠错的机会,知耻而后勇。

  战训部都有存档,初次战斗指挥员水平差,或许可以原谅,下一次没有进步的话,说明不适合这个位置。

  总有漏网之鱼,这一次军事行动涌现出不少作战勇敢,具备相当军事水平的官兵,被督战记录在册。

  行动结束之后,这些辅兵统统被抽调进入主战旅作战序列。

  别小看这种榜样力量,主战部队薪水高,当然被辅兵所羡慕,期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主战部队一员。

  好吧,这次没有自己的份,如果以后有军事行动的话,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进入主战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