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说好的红楼,怎么成林妹妹的名字

第138章 战后封赏(一)

  李洛见黛玉沉沉睡去,便也返回自己房中歇息。

  这一觉竟酣睡了七八个时辰,直至次日清晨才从自己身体中苏醒。

  他刚缓过神来,便被晴雯急促的呼声叫醒,宫里传旨的太监已在府外等候,宣他即刻入宫上朝。

  无奈之下,李洛只得强打精神换上朝服,匆匆往皇宫赶去。

  说来也奇,他虽历经数场恶战,身上却未受太多伤,行动依旧轻便自如,竟比先前在城头上苦战时还要好上不少。

  顺德帝正准备启驾前往奉天殿,忽而顿住脚步,转头问身旁的夏守忠:“夏守忠,朕给李洛的封赏是不是过重了?他年纪轻轻便获此殊荣,恐难服众。”

  他倒是挺喜欢这小子的,可是他查过,按皇册上算这小子也就十六七岁,冒然身居高位,怕是不妥。

  夏守忠闻言,连忙躬身道:“陛下,黄册上的年岁怕是有误。您瞧那小子身高体壮、英武不凡,看着与十八九岁的儿郎无异。想那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少年封侯、战功赫赫。如今上天赐您一位更年少有为的将才,这可是天大的吉兆啊!”

  他这种人精自然明白,这皇帝根本不是问他这个问题,而是希望他给出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皇帝从来不需要太监给意见,哪怕他是天下太监的老子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凭他们的关系,自己美言几句也是理所应当。

  若是不喜欢的,少不得还要上点眼药。

  顺德帝连忙听后抚掌大笑:“就数你会说话!既如此,便依原议。”

  果然,夏守忠这番话正合他所想。

  言罢,他挺直身形,示意夏守忠安排仪仗。

  随着一阵钟鼓声响,君臣二人在宫娥内侍的簇拥下,乘上辇朝着太和殿阔步而去。

  这一回,李洛不必再如往日般当值,更无需立于朝堂边缘旁观。

  他身着崭新的五品官服,挺胸抬头,与群臣一同踏入宫门。

  这京中只有五品以上的才能上朝,更何况他这种虚职,只能跟在队伍末尾。

  但望着前方龙椅,他心中笃定,今日过后定能跻身前列。

  不多时,三声净鞭响彻宫阙,震得廊下铜铃嗡嗡作响。

  群臣鱼贯而入,在太和殿金砖地上行三跪九叩大礼。

  山呼万岁声毕,顺德帝抬手示意议事,殿内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奏对声。

  而众人皆知,这些日常的奏对不过是开胃菜,今日只有一件大事。

  便是论功行赏,自太祖开国以来,便很少有人能立下这般功劳了。

  今日还不知要封出多少个爵位呢!

  这般功劳,不只要大肆封赏,更要昭示天下,彰显朝廷褒奖功臣之德。

  关于这封赏的细节,诸位朝臣心里其实已然有了数。

  昨日便已核验完战果,该如何封赏,早被朝廷重臣讨论得差不多。

  皇帝下发了旨意后,内阁也已认下了,票拟之后,又急速命各部审核之后,便发去通政司准备传檄天下了。

  唯有对李洛的赏格,众人多有异议,却终究拗不过皇帝。

  毕竟在这欢庆大捷的当口,无人愿逆势谏言,即便仍有人心有不甘,也只能将反对之词咽回肚里。

  待朝堂议事稍歇,夏守忠亲自捧着明黄诏书,迈着方步走到丹陛前。

  他展开诏书的刹那,满殿文武屏息凝神,只听那尖细嗓音穿透殿宇:“朕承天序,统御万方,倚股肱之臣以安社稷........宣大总督杨博,怀经邦之略,抱卫疆之诚。总领诸军,决胜千里..........今晋杨博为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入阁参机务,仍掌宣大总督事.............”

  果然第一位便是这宣大总督,倒没什么问题,毕竟他这官位,功劳排在第一理所应当。

  而且这份封赏,不可谓不重,使得他从一方封疆大吏,直接进入权力核心,而且这总督之位还在身上。

  夏守忠的声音仍在继续,“上直亲军卫指挥使牛继宗,世沐国恩,忠勇传家...........朕念卿家累世勋劳,今复镇国公之爵,岁禄二千石,加太子太师衔,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统领京营戎政。”

  皇帝对牛继宗也不可为不厚道,毕竟是他手下位置最高的武官。

  别的不说,光重得镇国公爵位这事,就已经足够他进祖宗祠堂,昂首挺胸的上几炷香了。

  更何况总督京营这事,这是明晃晃的从太上皇手里抢权了,而且这是煌煌大势,便是内阁中几位心向太上皇的阁老,也没办法阻止。

  听到这里,王子腾不禁瞪大了双眼,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他赶忙把目光投向冯唐和谢鲸,可两人连看他都不看,嘴角甚至露出一抹嗤笑。

  他本是提前知会了这两人,前两日还送了不少金银财宝,正是要让这两人帮他抢功,可谁知这两人竟一语不发。

  按理说,若是这两人愿意帮他,他自然可以拿下几分功劳,托称他坐镇后方,守城有功。

  而且明明几位阁老也都满口答应,怎么到今日却都不说话了。

  可夏守忠声音更加高昂,“都察院左副佥都御史、两淮盐运使林如海,器识宏深,才猷练达..........督理两淮盐政数载,厘剔积弊,疏通盐引,国课充盈.............今擢升吏部右侍郎,协理铨衡,典司黜陟,以彰其能。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协理院事,纠察百僚.........”

  李洛在底下听得眼珠子都瞪大了,皇帝对林如海的恩典也太大了,本来说好的右侍郎,直接靠着这次的功劳又给加了个都察院的官。

  虽说俩都是副手,可看看这俩衙门吧,他这一手掌着升迁,一手握着纠察,说是个副的,哪部的尚书敢轻视他。

  可他还是稳定心神,因为他心里有数,下一个估计就是他了。

  夏守忠终于读到了李洛,“三等龙禁尉李洛勇略超群,临战奋不顾身,首破贼锋。阵斩俺答亲子、义子,追杀百里,斩首万级,厥功最伟。今封李洛为武安伯,岁禄八百石,世袭递降。授正二品骠骑将军,领上直亲军卫同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