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认亲
建国门派出所家属楼在一条窄胡同尽头,灰扑扑的五层砖墙爬满枯藤,阳台铁栅栏外挂着两串冻得硬邦邦的腊肠,楼道里堆着蜂窝煤箱和过冬用的白菜垛。
202室房间内,头发花白的中年妇人坐在沙发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发呆。
屋子是个两居室,虽说不大却透着体面,组合柜上摆着14寸牡丹牌电视机,玻璃板下压着派出所先进工作者奖状。
妇人待在这间房子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咚咚……”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
妇人打了一个激灵,身体往后缩了缩,缓缓地转头望向门。
门外响起粗犷声音,“芳华,我回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妇人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仍坐在沙发上。
“咯吱……”门开了。
魏所长堆着笑脸,“芳华,我今儿带客人来了,你瞅瞅认不认识?”
妇人站起身,望向门口,脸色依旧是淡淡的,只是嘴上客气道,“进来吧,我去给你们倒茶。”
魏所长走过来,抓住妇人的胳膊,指着王建军说,“这客人是来看你的,快瞅瞅,眼熟不?”
妇人瞅了一眼王建军,便再也挪不开眼,这眉眼、鼻子……你是……”
王建军看着妇人,神色也有些动容,“我是建军,吴淑华的儿子。”
“建军……”女人的瞳孔猛地收缩,抓住王建军的胳膊,往上拽他的袖子,见到小臂上有块褐色的疤痕。
“建军!你真是建军!呜呜……”妇人一把搂住王建军,放声哭了起来。
王建军被弄得有些手足无措,却也被妇人的情绪感染了,拍了拍她的后背,“小姨,我是建军,我来看你了……”
“爹娘姐,我想你们,想你们啊……”妇人哭得泣不成声,仿佛在宣泄多年的苦闷……
魏所长的双眼也红了,缓缓低下头。
李哲也有些懵,起初见到魏所长欢喜的神色,本以为认亲场景也会温馨、喜悦,谁曾想却变得有些压抑。
过了好一会儿,魏所长才走上前,轻声劝,“芳华,别吓到孩子,咱们坐下来慢慢说。”
吴芳华抹抹眼泪,依旧抓着王建军的胳膊,“好孩子,没吓到你吧?快坐,坐下说,你这些年过得咋样,都跟姨说说。”
王建军有些局促,简单说了这些年的情况。
吴芳华感慨道,“好孩子,小姨早就想找你了……是小姨没本事,让你受苦了。”
魏所长赶忙说,“是我粗心了,早该帮你寻建军的。建军,以后这就是你家,有啥事跟姨夫说。”
李哲老于世故,言语间能感觉到这对夫妻的疏离。
其实,仔细想想也能明白:吴芳华身份特殊,魏所长有这样的妻子,大概率走不到这个位置;他既然到了这个位置,或许曾经做出过一些取舍……
魏所长往前推了李哲一把,“芳华,别光顾着跟建军说话,这是建军的表弟李哲,也是个好孩子。”
“姨,我和建军哥如今都在京城干活,以后会常来看您。”
“好好,好孩子,你们现在干啥活呢?累不累?”
王建军笑道,“不累,我们在崇文门菜市场支了个摊,也就是早上送菜,下午看摊,等得空了我就来看您。”
“好好。”吴芳华不停地说好,抓着王建军的胳膊一直不肯放。
魏所长说道,“今儿时间不早了,咱们就不做饭了,出去吃,边吃边聊。”
吴芳华问道,“建军,你想吃啥,跟姨说。”
王建军来京城时间不长,也就去吃过一次东来顺,哪能说得出,“我吃啥都行。”
魏所长问道,“建军来京城吃过烤鸭没?”
八十年代,全聚德烤鸭是京城代表性的美食,别管是外地人还是外国人,说起京城美食,首选肯定是烤鸭。
“没有。”王建军这几天没少往全聚德跑,烤鸭味没少闻,烤鸭肉没吃过。
“今儿晚上,姨夫带你们吃烤鸭。你们在外面歇会儿,我去换身衣服。”
魏所长是个利索人,不一会儿就换了一身便装,手里还提着一个茅台的袋子,“今儿个高兴,咱们喝点好酒!”
王建军和李哲一瞅都瞪大了眼睛。
王建军赶忙劝,“姨夫,这可使不得,这酒太金贵了!”
“咱自家人喝的啥金贵不金贵?今儿就喝尽兴了,听我的。”魏所长大手一挥,对着吴芳华温柔地说,“芳华,咱吃烤鸭去。”
吴芳华脸上带着笑,多了几分朝气。
一行人下了楼,李哲和魏所长骑着自行车,王建军骑上倒骑驴。
魏所长说道,“芳华,我驮着你。”
“不用了,我坐建军的车吧。”吴芳华说着上了倒骑驴,王建军赶忙伸手扶。
魏所长神色如常挥挥手,“走,咱去全聚德,我带路。”
王建军心想:姨夫这路啊,我比你熟!
但走着走着,王建军发现有些不对劲——
“诶,这方向不像是去全聚德的呀!”
王大妈那茬事儿让他心有余悸,不时扭头看看李哲。
李哲似乎猜出了他的想法,笑着说,“哥,京城现在有三家全聚德。我瞅着,姨夫是要去和平门店全聚德。”
魏所长说道,“没错,和平门店面积最大,也是装修最好的,经常用来接待国家级外宾,咱就奔最好的去。”
王建军有些担心,“姨夫,咱这个点去不用排队吗?”
“不用,去了你就知道了。”吴芳华看着这傻孩子哪哪都不明白,心里愈发觉得心疼。
众人聊天的功夫就到了和平门店,是一栋六层的新式小楼,门口挂着两根白色的石柱,中间悬着红色的“全聚德”三个字,门口右侧还有旗杆。比起古香古色的前门店,这里更具现代感。
店门口同样排着长队,一行五人下了车,魏所长打头往前走,从兜里掏出几张外汇券。
服务员见到外汇券,直接领着四人进餐厅,李哲看得有些羡慕,“嘿,这玩意儿好使。”
一楼大厅里坐着排队的人,服务员直接领着众人上了二楼大厅。二楼大厅也坐满了人,但桌椅中间的间隔很大,环境确实比前门店好。
四人坐在靠墙的桌子旁,吴芳华将菜单递给王建军和李哲,让他们点菜。
魏所长打开了茅台的盒子,倒上了四杯酒。
就在这个档口,隔壁桌传来一阵喧闹——
一个戴眼镜的妇女招手叫来服务员问道,“你们这套餐怎么没有黄瓜条?”
服务员笑了,“大妈,您第一次来吧?这大冬天哪来的黄瓜条?想必您家也没有吧?”
戴眼镜的妇女有些不高兴,“你叫谁大妈?会不会说话?昨天我们同事去前门店吃,人家就有黄瓜条。怎么你们这就没有?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总店,我看你们这还不如前门店呢。”
服务员反驳,“您觉得前门店好,您去那吃啊,来我们这儿干嘛?”
“嘿,你怎么说话呢?你就这服务态度,把你们经理叫来!”
“我怎么了?这大冬天让我去哪给你弄黄瓜?到底谁不讲理?”
服务员的态度引起了周围其他食客的不满。一个中年男子说,“小姑娘,我也听说全聚德有黄瓜条才带朋友尝个鲜儿,要是知道只有前门店有,我们也不来你这儿。”
服务员说,“同志,您也别吓唬我,这也不赖我的事儿,后厨没黄瓜我也变不出来啊!”
戴眼镜的妇女哼道,“要我说还是前门店正宗,人家毕竟是起源店,挂着总店的名头也不行……”
不远处,穿着藏蓝色西装的男子听到动静走过来,面色有些难看,咳嗽了一声。
服务员扭头看,吓了一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