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蝉仙!

第14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蝉仙! 骑牛北上 2886 2025-05-05 15:15

  无名山林,树枝建屋,篝火燃烧。

  房门被一位手持宝剑的少女推开,见到李知蝉,她愣神片刻,拱手道:“在下吕红梅,打扰了。”

  “不打扰,我也只是路过的行人。”李知蝉拱手还礼:“散人李知蝉,有劳主人,留宿一宿。”

  “我并非主人。”吕红梅摇头,进了屋,身后又走进六位青年。

  六人身上皆有武器,腰悬刀剑,小腿上绑着匕首。

  李知蝉笑了笑,他并非向吕红梅所言,而是向此地主人道谢。

  七人进了屋,顿时拥挤起来,好在都不是什么娇贵之人,皆席地而坐,也能容下。

  他们似乎很冷,不断搓着手臂。

  吕红梅取下背后包裹,掏出两个饼子,递给李知蝉一个:“山村野林,夜色已深,不好打猎,若不嫌弃,可烤个饼子吃。”

  “多谢。”李知蝉接下饼子,放在火堆旁烘烤。

  其余人取出饼子,也不烘烤,大口咀嚼起来,看样子是饿坏了。

  李知蝉打量着其余人,身上气血充沛,体内有微弱的气,但不同于法力。

  “这山林还真是阴冷,险些冻坏了。”

  一位脸上有刀疤的青年搓了搓手,感激道:“多谢先生的火。”

  “不必客气,你们已经谢过了。”李知蝉道。

  道谢之后,双方不再多言,许是酒劲未消,青青有些困了,趴在他肩上打盹。

  “这山林着实怪异,走过诸多夜路,却也不似这般森冷。”

  那刀疤青年道:“二叔,你走的多,之前都这般冷么?”

  人群中,一位山羊胡中年人摇头:“正值初夏,本该炎热,还是第一次感觉遍体生寒。”

  李知蝉静静听着,没有言语,他的注意力在角落处。

  那里有一团黑影,趴在角落,体小不占地,在昏暗的房子中,宛如一块石头。

  它身上有法力,与树屋残余的法力波动一样,应是此地主人。

  “怎不见出声提醒我们的人?”吕红梅忽然道。

  二叔道:“该不会是夜色太深,在林间迷了路吧?”

  “我出去找找。”吕红梅起身道。

  “夜色太深,此地陌生,外面格外森冷,你若出去迷了路,我们还得寻你。”

  二叔起身道:“我走的多,出去看看,你们在屋内歇着。”

  “还是一起去吧,这林子冷的邪门,过于怪异。”吕红梅道。

  “可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听其音,为总角之龄。”李知蝉轻声道。

  “先生见过他?”吕红梅喜道:“他在何处?”

  “并未进屋,着急赶路,已然走了。”李知蝉道。

  二叔皱眉道:“急着赶路?他明明说,来此歇脚,怎会离开?”

  话音落下,他们看向李知蝉的目光,带着几分警惕。

  其余人目光,也落在李知蝉身上。

  李知蝉淡笑道:“那少年与你们相隔不过片刻,若有争斗,你们怎会听不到动静?屋内潮湿,除了我们脚印,也不见其余痕迹。”

  七人看了看地面,仔细想了想,二叔拱手道:“行走江湖,当念其恩,还请先生勿怪。”

  “你们是江湖人?”李知蝉惊讶道。

  他五次远游,多往人迹罕至,深山老林里钻。

  就算是和杜友明寻仙,接触的也都是普通人,游览山水。

  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世界的江湖人。

  那他们体内的气,应该就是内力,真气这种东西了。

  “雷公湖,雷云。”二叔拱手道:“阁下风度超然,双手白皙无茧,初闻江湖而惊讶,可是哪家公子?”

  吕红梅等人打量了他一眼,也没多关注。

  贵公子曾见过,与他们不是同路人。

  “可不是公子,读了些书,算是一书生。”李知蝉道。

  他打开酒葫芦,顿时酒香弥漫,引得七人侧目。

  李知蝉饮了一口,丢给雷云:“相逢是缘,暖暖身子。”

  “多谢了。”雷云接过酒葫芦,饮上一口,面露惊疑:“好烈的酒,君子酿?”

  “君子酿?”李知蝉看了他一眼:“你饮过?”

  “这是君子酿?”吕红梅和其余五人,皆一脸热切地看着酒葫芦。

  雷云还给他,略带骄傲地道:“此酒珍贵,曾在大康皇都赵为民大人府上,饮过一杯。”

  “都暖暖身子,算不得珍贵。”李知蝉随手丢给吕红梅。

  “不行不行,这酒太过珍贵,唯君子可饮,我一介女流,岂能饮此酒?恐污了这酒中君子。”

  吕红梅郑重地捧着酒葫芦,还给李知蝉。

  其余人虽然寒冷,却也只是搓着手臂,借着火光取暖,不再期盼那口烈酒。

  李知蝉看着送回来的酒葫芦,道:“又无外人,纵使饮了,也无人知晓。”

  “不成,不成。”吕红梅坚定道:“一介女流,做浪荡游侠儿已遭人唾弃,若再饮君子酒,真无脸归家。”

  李知蝉没想到,这群江湖人,居然也这般知礼节,谈论君子之道。

  不是说,江湖多草莽,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么?

  为何,自己遇见的江湖人,这般不同?

  有那么一瞬间,他像是在和杜友明谈话般。

  李知蝉只得收回葫芦,道:“不知诸位,可否听过明夏,明平,明江,明泰,明天,这五个名字?”

  这君子酒便是西江酒,应该是他们五人传出去的。

  “听过,听过,大康谁不知明平?”

  吕红梅语气带着一丝崇敬:“当初草原入关,百姓惨遭劫掠,死伤无数,是明平大将军,率兵将草原赶了回去。”

  “他已是大将军?”李知蝉惊讶,这也算是功成名就,杜友明应该会欣慰吧?

  “是啊,明平是镇北大将军,如今镇守北方,草原不敢南下。”

  吕红梅满是敬意:“我们这些江湖人,皆敬佩大将军,有不少人去了北方,想要追随。”

  “先生似乎不知这些事?”雷云疑惑道。

  这事情,虽不能说传遍天下,至少大康大部分百姓都知道明平之名。

  此地并非偏远之地,附近之人,应该有所耳闻才对。

  “我并未关注这些,一心读书,所以不了解。”李知蝉道:“途中听闻提到这些名字,所以问问。”

  “原来如此。”雷云恍然:“那位明泰,是太子教习,教导太子读书,深居宫中,赵为民大人那坛西江,便是明泰教习所赐。”

  一位青年道:“我们此次,便是想要北上,追随大将军,守卫北疆。”

  “诸位忧国忧民,大侠也。”李知蝉道。

  “我们不过是浪荡游侠儿,虽心有家国,却不受人待见,不知明平将军能否收下我们。”青年面露忧色。

  “是啊,希望明平将军,不会嫌弃我们是闲汉,将我们赶走才是。”其余人也面露担忧。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高兴还来不及,怎能嫌弃?”

  七人一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