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三次见面
星期一,陆成渝陪着姐姐上班,体验了一把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
陆兰新不是学医的,顶替了李绣云的班,在卫生研究所档案室工作,档案室也有好处,就她一人。
陆成渝看着还算大的档案室,窗户特意开的很高,一排排有年代感的档案架,对门处有一张厚实旧桌,放着装订机、绳、剪刀、胶水、印章之类。
陆兰新套上蓝布袖套,给他泡了杯茶就出去了:“我去叫小朱。”
陆成渝打量着凌乱的桌面,装订机很简单,就是一个木板台上立着一个极简机械臂,倒竖着一根粗针,拿着机械臂一压,粗针就会在档案边缘打出孔洞。
使用的时候要配合装订绳,套在粗针缺角上,一打孔就把细绳带了过去,和缝衣服差不多。
装订绳一般是用棉线特制的,讲究的会裹着薄薄一层纸浆,硬韧不易断。
档案文件一般打三个孔,有固定的绑扎打结方式。
陆成渝摆弄一番,正觉有趣,过道传来脚步声,轻盈平稳,明显不是姐姐的步伐。
朱霖穿着白大褂走了进来,黑亮的头发也被白帽盖住。
有些大明星不适合把头发盘起来,会让脸型在太阳穴的位置显得有些方,如果散落着头发,就能给脸型增加曲线感,显得绝美,比如关之琳。
朱霖平时也总是披发,把头发收起来同样绝美,此时可以比照女儿国国王盘发的造型。
这次陆成渝第三次见到她,还是失神了一会。
朱霖大大方方道:“听说文章发表了,祝贺你。”她心里挺震惊的,说到做到还这么快。
陆成渝不知道她把自己比作快男了,看她在对面坐下,中间隔着装订机,突然幻想出女儿国国王咬着银牙“咔咔”打孔的场面。
朱霖伸出手来,还好没有握住装订机:“刊物带来没有?让我瞧瞧。”
陆成渝递了过去,朱霖先看看封面,又翻到想看的一页,同样是用手抚摸着,这是对文字的喜爱和敬意。
她一抬头,眼眸一睁:“你真是可以呀,接下来想写什么?”
“把这个系列写下去。”陆成渝把编辑部赠送的二师兄单页彩画递过去。
朱霖看了看,鼻子轻轻哼了哼:“你不会逮着这个一直写吧,就没有新故事了?”
陆成渝不知道女儿国国王对二师兄有着特殊情感,说道:“系列的第二篇已经写好了,增加了新角色。”
朱霖接过新稿翻看起来,还真加了新角色,一个叫小机灵的小记者,是这样描写的:
“小机灵机灵活泼,有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两只大耳朵,长着逗人喜爱的小圆脸。”
“她是编辑部的小记者,走起路来爱连走带跑,步子轻快,像阵风似的。”
“她不论在什么时候,总是全副武装:口袋里塞着一本厚厚的采访笔记本。肩上挎着个小包,包里鼓鼓囊囊的,躺着她的“宝贝”--照相机。而胸前呢?总是别着一只胡萝卜那么粗的自来水笔,这支笔的胃口可真大哪,一次就要喝光整整一瓶墨水。”
新故事从小机灵在江边闲逛开始,准备拍晚景,发现丢失了“重要的武器”照相机。
小机灵扒在灌木丛里找,天黑了,又发生了第二件“倒霉事”,迷路了,迷糊迷糊在椅子上睡着,醒来发现自己到了一艘巨大轮船上。
他在船上遇到了船长爷爷,还有两个小伙伴小虎子、小燕,至此,开始了漫游未来城的的奇妙旅行。
原著中的小灵通是男孩,陆成渝改成了女孩,轮船上让猪八戒出现。
二师兄在第一集惹祸后,不知悔改,偷溜到轮船上玩耍,和小机灵成了好朋友,一块漫游未来城。
故事挺长,陆成渝拆成一集一集的,慢慢形成一个系列。
朱霖边看边赞,这篇明显比第一集活泼多了,新角色的加入更加吸引人,在船上会发生什么,到了未来城又会遇到什么,让人满满期待。
她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碍于某个家伙在对面双眼放光,就放下稿纸:“你急着发表吗?我争取晚上看完。”
陆成渝早些天就把原稿寄了出去,这时脸不红心不跳:“你是第一读者,你看完我才有勇气发表。”
姐姐曾经说过,在美女面前撒些小谎,是谈对象的必备素质。
朱霖有些感动:“其实我也看不出什么,只是喜欢看书。”
在获得情绪价值后,朱霖同志忍不住点评一下:“确实写的挺好,比第一集进步很大,我会认真读完的。”
陆成渝咧着嘴笑,她又说:“不过,你有没想写写其他故事?”
陆文学同志立马正色回应:“朱霖同志有什么好想法?”他正琢磨这事呢。
朱霖同志能有什么想法,吱吱唔唔说:“其实吧,我也挺喜欢猪八戒的,对这个文学形象没有歧视。就是,觉得你挺有才华的,可以拓展一下写作范围,写些更深刻的,反映时代的好作品。”
陆成渝顿悟,女儿国国王特意声明不歧视猪八戒,那就是歧视喽!这是女人指东打西口是心非的本性。
既然你提要求,我就满足,陆文学同志立马开始情绪输出:“朱霖同志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朱霖是文艺青年,这下就很有参与感了,热情的说:“有想法了?可以说说吗?”
陆成渝见女儿国国王入套,又来了一招反向输出,问道:“你在十七八岁的时候都喜欢什么,是什么样的心思?”
朱霖被这家伙打了一记冷棍,我在和你聊文学,你和我聊女孩心思?
她板着脸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陆成渝这是在使招了,书籍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借着文学谈感情,就是直通女人心灵的康庄大道。
朱霖不会轻易透露自家心思,可自己聊的是文学啊,陆成渝笑道:“我想写的是一群少男少女的故事啊。”
他故意皱着眉:“我对少女不太懂,细节不好把握,想请教你一下。”
朱霖的警惕心立马被打消了,小陆是一个正经有修养的好同志,她的眼眸闪过一丝歉意,同时被勾起了好奇:“你能说说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陆成渝进入谈心时间,细细说来:“我在车站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彩凤的乡间少女,火车停靠的时候她会去卖山货。。”
小陆同学把彩凤对乘务员陈高兴产生朦胧好感的事说了一遍。
朱霖被吸引了:“听起来挺有趣的,你的故事就是以她为原型?”
如果被女人牵着鼻子走,就是舔狗潜质,陆成渝此时来了一记乾坤大挪移,笑道:“说到这个,我又想起一件事,我师傅姓魏,有个女儿叫魏春桃,想让我给她女儿介绍对象。我自己还没对象,这就为难了,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朱霖再次被带偏了,她自己还在为对象的事发愁,有好的为什么不留给自己?
她没好气瞪了一眼:“没有!”
陆成渝心里乐了,成功挑逗起朱姐姐的情绪,两个没有对象的人坐在一起谈心,谈着谈着会发生些什么?
小陆同学一本正经道:“看来这个问题困扰着大家啊。”
这又是在点火,朱霖默默无语。
“算了,人生大事只能交给时间了。”陆成渝长叹一声,见好就收,“我想写的故事名叫《追逐火车的孩子》。”
朱霖眼前一亮:“这个名字好,一听就有故事。”
陆成渝的灵感来自彩凤卖山货,还有青龙桥村的皮孩子们在铁轨上打闹,然后结合前世看过的电影。
一部是《追火车的街童》,86年伊朗电影,讲述一个小男孩和小伙伴们以捡破烂为生,在他们生活的沙漠里,有火车通过,追逐火车成了孩子们在苦难中唯一的游戏。
每当看到火车到来,小伙伴们就会奋力去追,还和同伴竞争。
小男孩从这个乐趣中领悟到了一个道理:追火车就是一场赛跑,与火车赛跑、与他人赛跑,通过追逐实现超越。
朱霖听的连连点头:“我都有画面了,一群小男孩追逐着火车,欢呼着笑闹着,体现了苦难中的乐观向上。追逐火车在这里成了巧妙的象征符号,代表着人生。”
她总结的极到位,不愧是文艺女青年。
朱霖说到这里皱了皱眉:“这可以是一篇散文体,成为一部小说还不够。”
陆成渝点点头,一部电影当然不止这点内容,小男孩从追逐火车的游戏中领悟了人生道理,开始努力学习,奋力挣扎,逆境求生和学习成长成了他最熟悉的两个“赛道”。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成长故事,但后面的就比较俗套。
陆成渝想嫁接另一部电影《天堂的孩子》,97年土耳其电影,也与火车有关:
在土耳其的一个贫困村庄里,姐姐和弟弟与患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给母亲治病,姐姐听说远方的“天堂”有神奇的治愈力量。
她坚信,“天堂”存在于火车终点的远方,于是带着弟弟踏上寻找“天堂”的旅程。
他们瞒着母亲偷偷登上一列货运火车,火车轰鸣穿越山野,象征着两个少年对未知的憧憬。
旅途中,他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善良的牧羊人、卖橙子的小贩、流浪的吉普赛女孩……,这些陌生人的善意与冷漠,构成了他们对“成人世界”的初体验。
最终,他们到达了传说中的美丽湖泊,却发现湖水早已干涸。
姐姐望着龟裂的河床,突然领悟到“天堂”或许不在远方,而在与家人相守的瞬间。
两部电影都以火车为载体,火车具有强烈隐喻,代表着不甘与奋进,代表着打破命运枷锁。
《天堂的孩子》隐喻还要更深,天堂不在远方,而在心里。
朱霖听了故事梗概,一下抓住了这个内核,精彩!
朱霖同样听入神了,故事很简单,却回味犹长,如同尝了一杯顶好的茶。
她看了陆成渝一眼,这家伙的言行举止和常人很不一样,深藏不露啊!
她突然很有使命感,认真道:“写下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