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11章 走马上任为哪般

大明世家五百年 花非花月夜 3155 2025-05-10 13:10

  临安公主产子后半月,李祺休沐结束,正式走马上任风俗察查大使。

  京城各部如同往常惯例,点卯上值,唯有刑部中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正是奉旨察查风俗而来的李祺,他带着大批从国子监、大理寺、都察院、翰林院借调而来的士子,踏进了刑部之中。

  京城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着他,见他进入刑部,很多人心中升起“果然如此”的念头。

  前朝风俗清查一事,正是缘起刑部尚书杨靖,如今首先清查刑部正在众人预料之中。

  刑部大院之中,使团众学子皆在李祺面前垂首,等待着李祺的命令。

  或许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明明李祺个人威望不过51,还没有及格水平,李氏家族更是-50,无权无势名声差。

  和李氏相处,大概率得不到好处,还可能会惹一身骚,几乎所有人都恨不得避而远之。

  为什么这些学子对李祺的命令这么服从呢?

  因为他们服从的不是李祺,而是李祺背后的皇帝。

  这便是李祺为什么要与皇权合作的理由,为的就是拉虎皮扯大旗。

  每朝每代都会有一大批保皇党,真的是因为他们对皇帝忠心无二吗?

  不是!

  是因为对于那些弱势的、新建立的政治集团以及官员来说,借助保皇这个招牌,才能从那些早已成型的政治集团中,撕下血肉果腹!

  比如历史上汉文帝刚刚进入长安时围绕在他身边的官员,再比如汉宣帝在清算霍光时站在他身边的官员,再比如大明嘉靖朝那些向杨廷和发动进攻的学子。

  如今也是如此!

  李祺狐假虎威,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皇帝的意志延伸,所以他们便会对李祺俯首。

  再加上李祺本身的手段。

  他在挑选清查队伍人选时,并不是按照才华来挑选的,个人才能只占到第二位,最重要的是籍贯和家境。

  这一百一十七人中,一个江南人都没有,一个豪族子弟都没有,全部都是家境贫寒的北方人。

  这些人互相见面后,不需要李祺特意去说,自然而然就会明白,这位刚刚受到皇帝看重的驸马爷,是要对那些南方人、大族下手!

  一旦这个想法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本就不需要李祺特意吩咐,他们做起事来一个比一个卖力。

  南北之争是贯穿洪武朝的主线,到南北榜案时到达了高峰,终大明一朝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李祺不是龙傲天式的主角,自然解决不了这种问题。

  但这不妨碍他利用南北之争。

  而这正是李祺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也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无论是王五杨叶争妻案,还是现在借着清查蒙古风俗来掀起政治风波。

  虽然有为韩国公府复仇的打算,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团结以北方士子为主的、被主流士林所排斥士子。

  继而将如今的士林格局打破。

  他一一扫过眼前的这些人,眼底忍不住露出笑意,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国子监中的底层。

  阶级分明的古代,嫌贫爱富比现代严重的多。

  贫寒的家世让他们成为了士林的边缘人,这一类人是最希望改变当前局面的,是最容易成为李祺门徒的人。

  一旦发现李祺能够成为新的旗帜,一旦发现李祺未来的儿子能够接过旗帜,他们就一定会义无反顾的成为李氏的拥趸!

  刑部院中,李祺手持圣旨宣读完毕。

  他环视一周,对一众刑部官吏朗声道:“本官奉圣上之命,清查潜藏在我大明内部,身受蒙元胡俗污染之辈,还请诸位配合,本官也能早日回复皇命!”

  刑部左侍郎陈英上前道:“驸马身受皇命,我等臣下自然配合,不知驸马要如何查起?”

  京城中无数人都在好奇李祺要怎么清查,是不是沾染蒙元胡俗,谁能说得清呢?

  如果李祺要肆意栽赃陷害,那他们可就要联名参李祺了,绝对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李祺能感受到周围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到了自己身上,不仅仅刑部大院,还有整座京城无数官吏在看着自己。

  直到现在,都没人知道李祺的目的是什么!

  李祺转头对随他而来的众人,以及刑部中的所有人,道:“杨靖之事想必诸位都已经知晓。

  王五与杨叶争妻,杨靖以胡俗断案,简直罪大恶极,已经被处以极刑。

  但他所造成的遗毒却没有清除完毕,在刑部中还有多少的冤假错案?

  还有多少大明百姓被蒙古落后的、悖逆人伦的习俗戕害?

  上位既然将此事交于我等,我等就要为天下作出表率,来了刑部,自然是要审案,在刑部中有一些陈年旧案,本官会居中平断。

  本官每判一案,诸位便记录下来,接下来有相同、相似的案件,便按照本官判例去改。

  最终结果本官会直接禀告上位。”

  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一阵喧哗,就连随李祺而来的一众人,都震惊的望着他。

  几乎每个人都是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大明的司法机构是很完善的,有三法司,刑部负责审判,都察院负责监察,大理寺负责审核,重要案件三法司会审,在三法司会审之上还有九卿会审,而后要上报皇帝。

  而现在李祺是要跳过前面所有环节,他一个人独断,最终直接和皇帝对接!

  除了皇帝,没有人监督他!

  这权力大的简直吓人,几乎每一个人心里都暗自嘀咕,陛下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是的。

  没人认为是李祺要做什么,而是在想皇帝要做什么!

  对于众人的误会,李祺并不多解释什么,他又不是龙傲天,虎躯一震就能收服众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不是他发几篇文章、说几句话就能扭转其他人的想法。

  日后随着他越来越强,这些质疑他的人,自然会成为他的拥趸、门徒,视他如神明!

  现在他们因为自己的特权而心惊,等他们知道自己剑指何处的时候,怕是要高呼天崩地陷了!

  真是期待那一天啊!

  “还请诸位将洪武元年以来,应天府卷宗中,寡妇告夫家宗族的案件整理出来,本官要一一查验。

  另外在应天府中广发告示,本官坐于堂中,若有百姓有这一类冤案,告上堂来,本官皆会受理。”

  李祺这话一出,刑部众官吏顿时愣住了,这是要做什么?

  他们都以为李祺会翻阅那些生杀大案,以及那些久负盛名的诡案,却没想到会是这等小案。

  婚姻虽然是人伦大事,但实在是不引人注意,况且这和清查蒙元胡俗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联想到了导致杨靖之死的收继婚制度。

  但收继婚本就枉顾汉人人伦,大明立国之后,基本上没有再见到收继婚了。

  李祺若是还想从这方面打开局面,怕是要铩羽而归。

  李祺却没有和他们解释。

  婚姻案件看起来小,不如生杀大案吸人眼球,但实际上一切婚姻的本质上是财产分配,家庭构建。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而家庭的构建决定着帝国基层单元的形式。

  说的严重点,小小的婚姻中,甚至关乎着一个王朝国家的构建!

  小案牵连大人物,自古以来就不少见。

  杨靖,乃是堂堂刑部尚书,却死在了王五杨叶争妻这么一个升斗小民组成的小案上,这是何等的滑稽?

  而现在李祺要故技重施,在一个任何人都不会重视的小案上,设计一个天大的陷阱出来!

  这一次要杀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刑部尚书了!

  前礼部尚书李原名,以及现任吏部尚书詹徽,都是他的目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