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汉灵帝

第7章 双喜临门

  “当务之急是查清刘玄德究竟窝藏了什么逃犯,才好设法处置。”

  雒阳东郭,卢植住处。

  三人坐在厅堂中议事。

  刘陶建议卢植,赶紧派家人往幽州跑一趟,问清楚细节。

  正议论间,卢植家仆送来一封书信。

  卢植展开观瞧。

  刘陶、王允则端起漆杯喝茶。

  “二位!快来看!”

  刘陶、王允漆杯刚到嘴边,茶还没喝下去,就被卢植叫住。

  二人急忙放下漆杯,一起来到卢植身前,卢植也站起身,将信件交给二人看。

  这信件是涿郡太守温恕送来的,大体内容是,刘备被人举报窝藏逃犯,河东人关羽。已经被廷尉署捉拿,希望卢植帮忙,一起为刘备脱罪。

  刘陶震声道:“背后之人指使廷尉署先抓了刘玄德,再举报卢公,看来就是要针对卢公啊!”

  卢植历任二千石太守,有军功,虽然目下在东观校勘书籍,但几乎人人都知道,卢植早晚入尚书台。

  卢植最近一直上书,劝导皇帝宽仁施政,严管宦官,切中时要,深得人心。

  虽然这些上书内容有些坑皇帝,比如让皇帝散去内帑,但积累名望,必须得这么做。

  否则即便入了尚书台,也会被视为皇帝鹰犬,被众官员排挤。到时候别说做事了,立足都难。

  这时候,正是卢植的上升期,背后之人显然不想让卢植入尚书台。

  卢植的政敌是张让为首的宦官,谁在背后举报卢植,显而易见。

  王允回到坐席,喝了一口茶,冷笑一声,对刘陶道:“子奇,我看我们也不必紧张,卢公已经把我们当外人了。”

  “哦?”

  刘陶不解,回到座位:“子师,这话从何说起?”

  卢植也是一脸茫然。

  王允冷笑道:“背后之人大费周章,不会做一些不相关的事情,咱们也不知道卢公究竟有没有参与窝藏,怎么为他出谋划策。”

  卢植急道:“子师,我绝对没有参与……”

  说着话,卢植微微一顿。

  前几年回老家,和公孙瓒一起饮酒,师徒都喝醉了。

  席间,公孙瓒好像提了一句,说其幕僚关靖有一族人,一怒之下杀了本乡恶霸,逃难而来。

  卢植还赞扬此人一身肝胆,让公孙瓒多加照顾。

  公孙瓒说,刘备在涿郡聚合乡勇,不如让此人戴罪立功。

  为此,卢植还专门派家人和公孙瓒一起,找刘备安置此人。

  “哎呀!”

  卢植一拍脑门。

  豪门庇护亡命游侠,乃是常有的事情,可这毕竟触犯律法,真有人以此说事儿,也是不好辩驳。

  “我的错,我的错,好几年前的事了,我确实忘了。”

  见卢植认错,王允沉声道:“还请卢公好好回忆一下。”

  卢植眉头紧锁,捏着胡须,良久后答道:“关羽,老家在解良,杀了乡中恶霸,被官府通缉,公孙瓒有意庇护,我也出手帮了一把。”

  王允沉思片刻,问道:“关羽真是杀了恶霸吗?”

  “公孙瓒应该不会骗我。”卢植话虽这么说,心里却也忐忑。

  王允笑道:“既然如此,我心中已有良策,解良在河东,我立即派家人去查访,若是关羽真的是杀恶霸的义士,卢公庇护他,乃是高义之举,即便被御史台弹劾,也不损威望。”

  卢植拱手道:“多谢子师。”

  ……

  “狗官,来,坐下,我让你坐下的,对对对,哈哈哈!”

  雒阳北宫,德阳殿。

  温暖的殿阁中,不时传来几声汪汪叫。

  刘宏正在和爱犬玩儿。

  这只犬通体黑色,眼神极其明亮,十分通人性。

  刘宏给他取名字“狗官”,还让张让给他做了圆领袍、朝服、绶带、进贤冠,和文官一样打扮。

  “狗官,狗官……真听话……”

  张让捧着拂尘走进殿阁,无奈苦笑一声。

  “陛下,你别这么闹,要是让满朝公卿听到你一句一个‘狗官’,那还不得闹翻天。”

  刘宏让侍从把“狗官”牵走,扬了扬袖子道:“阿父这就不懂了,狗是褒义,寓意忠诚。”

  我要叫你狗皇帝,你还觉得是褒义吗?

  张让腹诽一句,随后说道:“陛下猜的不错,卢植那边果然动了起来,正在设法为刘备等人脱罪。”

  张让见皇帝的手不上不下,估摸是刚刚逗狗,觉得手脏,赶紧为皇帝端来一盆水,搭了一条巾帕。

  刘宏在铜盆里洗了洗手,用巾帕擦干。

  “你说朕待卢植不薄啊,他怎么总和朕过不去,还上书让朕散去内帑,你瞧瞧,这是臣子该说的吗?

  “朕要是没内帑,就尚书台那些糊涂官,一天到晚上奏国库空虚,急用钱时,谁来填窟窿?

  “还不如朕的‘狗官’通情理。”

  张让端着铜盆,叹了一口气道:“卢公也是没有办法,不表达对抗陛下和宦官的立场,进了尚书台,也不好立足。”

  皇帝啧了一下嘴:“你说,这满朝文官联合起来对抗朕,这合理吗?”

  张让笑道:“陛下,历代皇帝,遇到的情况都差不多,皇帝和百官之间的博弈,就如同宫墙上的风,从来就没停过。”

  皇帝笑了笑:“卢植……朕有的是办法对付他。”

  ……

  雒阳南宫,御史台。

  这一日,卢植来到御史台门前,身后跟着一群清流名仕。

  门吏感觉气氛不对,上前询问。

  卢植递上文书,高声道:“我是来自首的!”

  自首还这么嚣张……门吏吓了一跳。

  卢植高声道:“就是我,卢植,让弟子庇护了一位杀恶霸的义士,御史台要弹劾我,尽管来吧!”

  卢植身后,仆从展开解良县百姓联名签署的帛书,百姓都认为关羽无过,是官府纵容恶霸,才导致义士铤而走险。

  “卢公高义!高义啊!”

  门吏接过卢植手中文书,快步跑进御史台,交给侍御史桓典。

  桓典收到文书,看过之后,发觉自己被卢植反将一军,表情略微扭曲,猛的一拍桌案。

  卢植就是告诉桓典,我就是触犯律法了,但我以仁义为先,你桓典要是不顾仁义,尽管弹劾我。

  桓典选择闭门不见。

  百官听闻桓典被卢植堵门,纷纷过来助威,一直到了黄昏,卢植和众官员才散去。

  卢植回到家,宫中侍从前来,送上诏书。

  “大汉皇帝陛下制诏,任卢植为尚书,入尚书台,协助三公,处理朝政。”

  卢植拜谢,接过诏书,总感觉今日太顺利,刚刚摆脱了桓典弹劾一事,又如愿以偿进入尚书台,可谓双喜临门。

  ……

  (帝)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

  ——《资治通鉴》汉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