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攻破李家
他们砍下护院首级,随手用头发系在腰间,越战越勇,护院的伤亡数字急剧攀升。
此刻,李金才带着家族一众长辈匆匆赶到。
见家丁护院四散奔逃,他急忙高声呼喊:“各位莫要慌!巡检司的天军今夜便至!只要守住府邸,每人赏银二十两!
斩一贼首,赏银五十两!谁家没有妻儿老小?贼寇入府,你们的家眷岂能保全?”
李金不停的看向边上的护卫统领王雄。
王雄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他的家眷可也在院子中,而且他的富贵全部基于李家身上。
一旦让贼寇攻破了李家,他别说富贵不保,恐怕性命也是保不住了。
于是他直接前进两步喊道:“诸位兄弟,我等受李家恩惠,食李家俸禄,李家若亡,我等何以安身?
如今陕西大旱,即便逃出去又能去往何处?况且府外贼兵上万,带着家眷如何逃脱?
不如在此死战,只需坚守至援军到来!即便不幸战死,家中老小,自有家主照料!”
李金赶忙应和:“诸位放心,凡为李家捐躯者,其妻儿老小,皆由我李家供养!”
这番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本已绝望的护院们停下脚步。
在死亡的威胁与丰厚赏赐的诱惑下,他们重新冷静下来。
——是啊,逃无可逃。唯有一战,或许还有生路。
王雄见众人动摇,抄起长刀便冲向围墙。一刀劈翻一名瘦弱流民,拎起血淋淋的首级,高声喊道:
“这些流民不过是饿极的草寇,有何可惧?随我杀!”
护院们见状,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纷纷拾起兵器,呐喊着向围墙上冲去。
此时,赵虎已率领百户士卒尽数登上城墙。
攻守之势逆转,围墙上站满赵炳的军队,而围墙下则是李家的家丁护院。
不过院墙毕竟是防着外面的,院墙所设的两排阶梯宽阔,可容两三人并行。
双方便在阶梯处展开惨烈拼杀。
赵虎双眼赤红,手中破刀舞得密不透风,刀光所及之处,家丁们纷纷后退。
王雄见此情景,咬牙迎上。
两刀相交,王雄只觉虎口发麻,长刀险些脱手。还未等他站稳,赵虎的下一轮攻势已然到来。
这一次,王雄再也难以抵挡,赵虎的刀砍在他身上,尽管有着长刀的阻拦,但腰间顿时裂开一道大口子。
剧痛之下,李金先前的种种许诺瞬间化为泡影,王雄心中只剩一个念头——逃命!
他连滚带爬地向后逃窜。
护院们本就靠着王雄鼓舞士气,见统领逃跑,顿时斗志全无,争先恐后地向后奔逃,哪里还顾得上抵抗。
恨不得爹妈少生一双腿脚,管他什么未来,他们只知道,现在他们不想死!
大刀疤浑身浴血,却越战越勇,腰间已挂着三颗首级,仍在疯狂追杀一名家丁,口中大喊:
“第四个!拿下他,我便是营长!”
赵虎并未加入这场追杀,他带着身边仅剩的五名还清醒的士兵,转身朝院门方向走去。
厚重的院门之上,三根碗口粗的门闩横亘。
……
看着缓缓开启的院门,赵启迫不及待地叫嚷:“大哥,门开了,我先进去!”
“且慢!”赵炳抬手示意,唤来李家家主:
“老四,你带着他一同入内。此番进去,非为杀戮,而是监管。
凡跪地投降者,可免一死。
若有趁机杀戮、抢夺财物、欺凌妇孺之徒,即刻拿下!
重中之重,是守住粮库与钱库,莫让我军财物有失!”
李家家主连连叩首:“谢大将军开恩,小人定当说服族人,归附将军麾下。”
赵启领命,带着李家家主匆匆入内。李林凑上前来,问道:
“大哥,为何只派这点人手进去?我等在此等候?”
赵炳解释道:“院内守敌不过千人,且已如惊弓之鸟,三百士卒足以应付。
若人多杂乱,恐生变故,到时候自相残杀,局面便难以收拾。
再者,李家富甲一方,让这帮流民进去祸害一番,财物恐怕要损失大半。
你若想去,亦可前往!
只是我需在此坐镇。如今军心未稳,某若离开,怕是士卒逃散大半!”
李林连忙摇头:“我还是留在此处,协助大哥。只是后勤营如今人数众多,再用此名似不合适。我掌管五千人,该如何称呼?”
“五千人为一部,设校尉统领。
一万人为一军,以将军统之。
不过你这后勤营还叫这个名字吧!某家只打算设到一万人一军的编制,人数再多了恐怕尾大不掉。
但后勤营肯定是个例外,日后咱们招收流民,其中老弱妇孺肯定很多。
届时他们皆入后勤营,几万十几万人,到时也没有编制用!
以便直接以参将称呼吧,后勤参将。
往后军中若有特殊部曲,地位在将军之上、我之下者,皆以此为名。”
李林闻言大喜:“好,这个名字好听!”
……
李家宅院广袤,占地达百五十亩,除了核心区域十余亩为嫡系族人所居,其余百余亩则是旁支与家丁护院的住所。
虽院落庞大,但赵虎等人追杀着溃逃的家丁,倒也未曾迷路。
…
在李家院子靠近城墙的闲置库房内,李金带着没跑散的,十余名族人与七八个家丁护院,一同跑到了这里。
众人用力推开了靠墙的榆木柜,露出下方青石板。
石板掀开,一条漆黑的暗道入口显现。
李铜眼中闪过惊喜,低声问道:“大哥,这可是家族秘道?”
李金面色凝重,点头道:“正是。此道直通城外十里坡老槐树下。”
七房的李远迟疑了片刻:“家主,天下之大何以为家?”
李金没有迟疑,立刻将自己想好的去处说了出来:
“去京师,明玉到时候不管在京师为官,还是去到地方。我们都跟着一块去!
当下局势危急,我们即刻动身前往京师,与明玉会合。
这些年,我们在京城也有一些产业。经营绸缎庄、米行,足以我等安身立命。
各地商号亦有不少族中子弟,届时召集起来,亦可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