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挑起乱世:从流民开始杀官造反

第16章 王都头来袭!

  白水县外,宽敞的官道上,五百余官兵正疾驰而行。

  队伍旁,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中年人,不时厉声呵斥着麾下士卒。

  正行间,后方忽有三骑飞驰而来。这三人皆着寻常布衣,未披甲胄。

  中年人见状,勒住缰绳放缓马速。待三骑追至,三骑为首的年轻文士紧握马缰,高声问道:

  “王都头,你统领巡检司人马,这是要往何处去?”

  这王都头名叫王顺,平素脾气急躁,此刻却难得收敛,抱拳行礼道:

  “先生缘何追来?方才家中小厮来报,说白水县有人造反,某心系家父安危,故而打算速速回城,荡平贼寇。”

  年轻文士闻言,轻轻摇头:

  “王都头此举,恐有不妥。

  您身为巡检司官员,既无知府调令,亦未接到县城求援,便擅自调兵,此乃大忌。

  仅凭家中小厮一言,日后朝堂之上,又该如何自辩?”

  王顺听罢,额头瞬间渗出冷汗。

  此前听得家丁焦急禀报,一时心急,未及细想便点齐人马出发,如今经文士提醒,方觉事态严重。

  且不说白水县是否真有造反之事。即便属实,若无命令或求援,擅自用兵也是大罪。

  当下大庆朝和前朝一样,对武人管控极严,若背上擅自用兵的罪名,

  轻则罢官返乡,重则性命难保。

  念及于此,王顺赶忙深深一揖:“还望先生赐教!”

  王顺勒住马匹,年轻文士这才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翻身下马,说道:

  “王都头不必慌张。都头家中乃县中豪强,家丁护院少说也有数百,若借着院墙都守不住。您即便赶去,恐也无济于事。”

  王顺眉头紧皱:“先生之意,难道是让我坐视不理?”

  “自然不是,只是需依循规矩行事。都头可先率部至附近隐蔽之处暂作等候。

  遣一二快骑前往白水县,探清虚实。若真有反贼作乱,届时再领兵前往,名正言顺。”

  王顺眼前一亮,这先上车后补票的法子,倒不失为良策。

  若白水县确有造反,他便是反应迅捷,及时平乱。

  若无事发生,也无大碍,反正未曾向手下士卒言明真实目的,只说前来剿匪,贼匪逃遁便是。

  “先生大才!某即刻派人前往探查!”

  “理当如此!况且这巡检司士卒,长途奔袭至白水县,战力又能剩几分?”

  ~~~~

  县衙内。

  四大家主端坐于此,与往日不同的是,此番他们身后还跟随着族中亲信。

  眼见势力最大的李家一夕之间被破,其余三家心生惧意,再不敢龟缩固守。

  纷纷现身,只盼赵炳能信守承诺。收了孝敬后,便不再为难他们。

  四大家族之人列于赵炳右侧,李家为首。左侧则是赵虎、李林、赵启、陆山等军中高层。

  李家如今已举族归附,虽人数锐减,但仍能凑出数十个识文断字、精于算账之人。

  李家老爷李陪仁起身禀道:

  “大将军,属下已将军中人数及物资清点完毕。

  如今义军已有百姓一万两千余人,其中青壮五千。

  存粮五万石、黄金三百两、白银一万两,另有铜钱三万贯。

  只是我军军械匮乏,铁制兵器仅有千余把。”

  说到后面,李陪仁心痛不已,毕竟除那一万五千石粮食,是其他三家所出,其余财物大多出自李家。

  “五万石粮食,可供我军万余人食用多久?”赵炳对粮草消耗并无清晰概念,直接问道。

  李陪仁似早有准备,当即答道:“若要餐餐饱腹,可支撑一年半;若按赈灾标准,仅保性命,足够五年之需。”

  赵炳暗自点头,当初招降李家果然是明智之举。若无李家相助,这般详细的数据,自己断然难以知晓。

  但武器短缺一事,却令他颇为头疼。

  “你们三家可还有武器?本将军绝不强取豪夺,按市价收购。此外,牲畜、马匹也一并要了。”

  三家家主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虑。

  不知这是否是赵炳“假道伐虢”之计,待买走武器后,便将他们三家一举剿灭。

  赵炳一眼看穿他们的心思,面露不屑:“本将军若想灭了你们三大家族,何须这般弯弯绕绕?城中所有武器,本将军都要了!”

  三家家主虽心有不愿,却也不敢拒绝,只盼着这位煞星早日离去。

  正此时,一名被派往城墙驻守的百夫长匆匆跑来:

  “将军,大事不妙!城外来了三个骑兵,自称是巡检司的人,现他们已折返!”

  赵炳眉头一皱,冷声问道:“你如何确定他们是巡检司的?”

  “是那三人自己说的,小的不敢有误!”

  赵炳忽又想起一事,语气愈发严厉:“本将军命你驻守城墙,你却擅离职守?城墙上如今何人负责?”

  百夫长尴尬地挠挠头,憨笑道:“这……俺一时情急,没想那么多!”

  赵炳心中暗骂,这些靠比武升迁的将领,果然只知蛮力,毫无谋略。

  “本将军知晓了,你速回城墙,若再有事端,立即击鼓示警,本将军自会派兵支援。

  稍后会给你派几个传令兵,遇紧急情况,速遣人来报。”

  “是!是!俺这就回去!”言罢,百夫长转身便跑。

  赵炳看着他的背影,眉头皱得更紧。

  随后目光转向瑟瑟发抖的王家家主,语气不善:

  “王老爷,本将军听闻,这巡检司的都头是你的次子。

  他这是,收我来了?!”

  王家家主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请大将军给小人个机会,小人自当写信与他,叫他莫要管此事!”

  赵虎冷漠地扫视众人,沉声道:“将军,依末将之见,需早作防备。这巡检司来者不善,若是这王都头和李家一般,我等岂非待宰羔羊?”

  李家众人都是面露尴尬,但此时一句反驳的话语也说不出来。

  李林面露惧色,小心翼翼地说道:“赵将军所言极是,但我军武器短缺,若与巡检司正面交锋,恐无胜算。不如先派人打探虚实,再做计较。”

  “来了便来了吧!王老爷你也不必写这信了,正所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你若写了这封信,传出去了你王家也落不得个好。本将军已经决定,今夜连夜离开!”

  赵炳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狠厉:

  “不过,他若胆敢追来,休怪本将军不念你献粮之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