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青衣局

第182章 戏班重开,旧韵新声(4)

青衣局 宋思甜 2584 2025-08-25 23:34

  柳之瑶站在石碑旁,看着孩子们做热身动作。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压腿,腿抬得笔直,胳膊上的疤痕在晨光中若隐隐现。

  断腿的男孩坐在木板上,用手撑着地面,一点点挪动身体,练习台上的走位。他手里拿着根木棍,当作拐杖,木棍顶端缠着红布条,是用柳之瑶的旧戏服剪的。

  “都打起精神来,”柳之瑶拍了拍手,声音清亮,“今天来的不仅有百姓,还有城防营的弟兄们,可得拿出咱们的看家本事。”

  孩子们齐声应着,脸上满是兴奋与期待。她走到戏台边,抚摸着台面上的青石板,上面还留着昨夜排练时的脚印,深浅不一,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杜云齐带着几个城防营的士兵来了,他们扛着几张长凳,摆在院子里,给来看彩排的百姓当座位。

  “老赵让人送了些瓜子糖果,”他笑着说,把一个布袋子递给班主,“让孩子们待会儿休息时吃。”班主接过袋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太阳渐渐升高,院门口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有抱着孩子的妇人,孩子好奇地东张西望;还有些半大的孩子,蹦蹦跳跳地,眼睛里满是期待。他们围在戏台周围,小声地议论着,等着好戏开场。

  “开始吧。”柳之瑶对班主点了点头。

  班主拿起胡琴,试了试音,悠扬的琴声立刻在院子里回荡开来。

  孩子们听到琴声,迅速站好队形,小丫头站在最前面,深吸一口气,唱起了《牡丹亭》的开篇。

  她的声音刚起,院子里就安静了下来。

  百姓们都凝神听着,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唱到动情处,小丫头的水袖轻轻扬起,银线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引来一片赞叹声。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配合着做动作,身段灵活,像只轻盈的蝴蝶。

  断腿的男孩坐在木板上,用木棍打着节拍,虽然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翩翩起舞,却也看得格外认真,时不时跟着哼唱几句。

  柳之瑶站在台侧,看着孩子们的表演,眼里满是欣慰。

  她仿佛看到了师父的影子,当年师父也是这样,看着她在戏台上慢慢成长。

  突然,小丫头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台下传来一阵惊呼,柳之瑶的心也跟着揪了一下。

  好在小丫头反应快,连忙稳住身形,继续唱了起来。她脸上有些发红,却没有丝毫慌乱,眼神依旧坚定。

  柳之瑶暗暗点头,这孩子还真有股韧劲。

  一曲唱罢,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百姓们纷纷叫好,声音此起彼伏。小丫头和其他孩子一起,对着台下深深鞠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老裁缝站在人群后,看着丫头身上的戏服,眼里泛起了泪光,这戏服可是他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凝聚了他太多的心血。

  休息的时候,孩子们围在一起,分享着城防营送来的瓜子糖果。

  小丫头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甜甜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她看了看身边的伙伴们,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战乱中难得的温馨时刻。

  柳之瑶走到杜云生身边,他正坐在石阶上,调试着胡琴。

  “孩子们表现得不错。”她轻声说,眼里带着笑意。

  杜云生抬起头,看着她,点了点头:“都是你教得好。”他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再次响起,与院子里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第二轮彩排开始了,这次表演的是《长生殿》的选段。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扮演杨贵妃,穿着华丽的戏服,步态优雅。

  断腿的男孩扮演唐明皇,虽然行动不便,却把唐明皇的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孩子们的表演越来越投入,台下的观众也看得如痴如醉。

  突然,院门外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士兵匆匆跑进来,对杜云齐低声说了几句。

  杜云齐的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走到柳之瑶身边,轻声说:“有小股倭军在城外活动,老赵已经带人去查看了,应该没什么大碍。”

  柳之瑶的心提了一下,但看着台上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她强压下心中的不安。

  “别影响孩子们表演,”她轻声说,“等彩排结束再说。”杜云齐点了点头,转身去安排士兵加强警戒。

  台上的表演还在继续,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台下的百姓们早已忘记了外界的纷扰,完全沉浸在戏文之中。有几位老人甚至跟着哼唱起来,声音哽咽,大概是想起了过往的岁月。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孩子们鞠躬谢幕,脸上满是汗水,却带着满满的成就感。

  柳之瑶走上台,对孩子们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好,师父要是看到了,一定会很欣慰。”

  就在这时,杜云齐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老赵传来消息,倭军已经被打退了,大家安全了。”院子里立刻爆发出欢呼声,百姓们互相拥抱,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柳之瑶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在这乱世之中,能有这样片刻的安宁与欢乐,实属不易。

  她望向石碑上的戏词,仿佛看到了师父的身影,师父的话语在耳边回响:“戏台是铁打的,戏文是活的,只要还有人唱,就永远不会散场。”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云瑶斋”的院子。

  百姓们渐渐散去,孩子们也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柳之瑶和杜云生、杜云齐坐在戏台边,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杜云生轻声说,目光坚定。

  柳之瑶点了点头,望向远方的天空,那里晚霞绚烂,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她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守住这“云瑶斋”,守住这乱世中的一方净土,让戏文永远传唱下去。

  夜深了,“云瑶斋”的灯笼依旧亮着,像两颗明亮的星子,照亮了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石碑上的戏词在月光下隐隐可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柳之瑶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渐渐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她看到师父站在戏台上,穿着那件银线牡丹戏服,正对着她微笑,水袖翻飞,像极了当年的模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