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釜底抽薪
张喜一句“前门灭虎、后门进狼”,殿中一时沉寂了下来。
刘协微微眯起眼睛,观察着诸臣的神色,手指轻轻抚摸了一下赤霄剑柄,沉吟不语。
刘艾见状,拱手道:“陛下,马腾、韩遂虽割据西凉,但毕竟名义上仍是汉臣。
若能以朝廷诏令安抚,许以高官厚禄,他们未必敢公然占据关中。
况且,即便他们真有异心,待朝廷平定李傕、郭汜后,再徐徐图之也是不迟。”
刘协目光一闪,缓缓点头:“宗正所言极是。眼下当务之急是破李、郭等部西凉军,至于马腾、韩遂……”
他顿了顿,左手稍微用力,攥紧了赤霄剑柄。稍后他嘴角一弯,浮现一丝冷峻的笑意,“朕自有办法应对。”
杨彪沉吟片刻,问道:“陛下,既然决定游说马腾和韩遂出兵长安,那不知该派何人出使?”
话音刚落,宗正刘艾毛遂自荐:“陛下,茅津渡时,臣曾奉旨游说杨奉,不若此次仍由臣前往凉州?”
刘协沉思半晌,含笑道:“也好,此事确实需要重臣出面,那就劳烦宗正走一趟了。”
“臣遵旨!”刘艾躬身行礼。
“陛下……”杨彪犹犹豫豫,似乎有话要说。
御敌之策已定,刘协心中稍微轻松了一些,笑着说道:“太尉有话,但说无妨!”
杨彪老脸微红,神色略显得有些尴尬。
“臣觉得光靠宗正一人出使马腾、韩遂,恐怕会在时间上来不及,臣以为不若分兵两路……”
刘协稍一沉思,觉得甚为有理,问道:“诸卿以为太尉此议如何?”
司徒赵溫捋着胡须点点头:“此为稳妥之策,臣觉得可行!”
“臣也赞成!”少府周忠随后附和。
张喜却是略带深意的反问:“既然太尉认为应分兵两路,那另一路使者派谁合适?”
杨彪挺直腰板,说道:“举贤不避亲,臣以为秘书郎杨修最为合适!”
“杨修?”张喜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起来,“杨太尉,你是糊涂了吗?马腾和韩遂皆是西凉虎狼之辈,宗正乃九卿之一身份贵重,马腾、韩遂或许不敢怎样!
可杨修仅是一秘书郎,会让马腾或韩遂心中产生有轻视之意。万一因此造成了误会,岂不耽误了朝廷大事?”
说着,他转头看向刘协:“陛下,杨太尉此言实在荒谬,恕臣不敢苟同!”
杨彪却是不服,高傲的昂起头:“秘书郎怎么了?那是天子近臣、陛下伴读,谁人敢轻视?”
张喜面色一僵,看着天子表情平淡,这才敢说道:“陛下,即使如杨太尉所言,可杨修太过年轻,恐怕担当不了此等大事!”
周忠、伏完、赵溫和刘艾看着杨彪和张喜争执,均是默默的不插一言。
别看天子现在没有说什么,可他们深知,天子最不喜讨论国事时,夹杂进去私人恩怨。
之前张杨和董承因为意见不和而争执,被天子剥夺了此次议事的机会。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天子刘协竟然毫无一丝生气。
眼见杨彪和张喜争的面红耳赤,刘协却出人意料地笑了:“太尉举荐得当,司空顾虑也有道理。”
在众臣诧异的目光中,他继续道:“既如此,那就以宗正为正使,杨修、裴潜为副使同往。”
“陛下……”张喜正要反对,刘协抬手制止:“朕意已决。宗正出使马腾,杨修单独去见韩遂。”
刘艾心中有疑惑,却是不敢多问,而董昭却是露出了一抹笑意。“陛下英明,臣佩服!”
见其余人都是面露不解,少府周忠却是忽然悟道:“陛下明鉴!”
刘艾不解,拱手笑道:“其中深意,还请少府解惑!”
周忠捋着胡须,笑着回道:“陛下本意是说服马腾背后袭击长安,而宗正出使马腾、杨修出使韩遂,有天子重马腾而轻韩遂之意,此举必定会让韩遂产生不满。
如此一来,马腾和韩遂二人之间必有嫌隙在,那凉州就将不稳,而这就给了朝廷插足西凉的机会!”
众臣闻听,顿时恍然大悟。唯有张喜,内心复杂无比。
决议定后,刘协又看向董昭:“公仁,你既提出游说马腾、韩遂此策,便由你与宗正拟定具体方略,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董昭和刘艾忙躬身领旨。
待群臣退去,刘协唯独留下了校事郎史阿和侍中董昭。
校事郎史阿一直在旁聆听,此时却是满腹疑惑的问道:“陛下,可若马腾和韩遂不出兵怎么办?”
刘协笑了笑,却是看向了董昭。
董昭心领神会,说道:“韩遂或许不会出兵,可马腾……他一定会出兵关中!”
“这是为何?”史阿心中更加疑惑,追问道。
刘协接过话头:“马腾虽是羌胡混血,可他却是大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心中对朝廷还有一丝敬意。更何况,关中空虚,正是他进军关中的良机。
可韩遂却是不同,他本是边地豪强出身,与羌胡杂居多年,对朝廷是畏威而不怀德,如今朝廷式微,他定不会把朝廷放在眼里!”
“臣明白了!”史阿恭敬的一拜。
“不过……”刘协话锋一转,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西凉军即将来袭,安邑城内那些居心叵测之人必定有所动静,你作为校事府校事郎,务必要严密监视!”
史阿心头一凛,领旨后退了出去。
史阿走后,侍中董昭却是突然拜道:“臣惶恐,臣起于微末,得陛下信赖,才至侍中之位,臣感恩于肺腑之内!”
刘协默默的看着董昭,心里明白他为何如此作态。
他建立校事府之事,不可能无限期的隐瞒下去,他要借适当的时机来让群臣知晓。
而今日就是一个契机,张杨与董承的争执,杨彪与张喜的私怨,让他决定让校事府逐步大白于天下。
如今当着董昭的面,他嘱咐校事郎史阿,意在透露校事府的存在,也是表达对董昭的信任。
不多时,刘协长舒一口气,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公仁,想必史阿做什么你也已经知晓,可朕要说的是,朕对你的信任是任何人任何事无法撼动的。而今日议事,你献釜底抽薪之策,朕很是满意。”
说罢,他上前扶起董昭。
董昭缓缓起身,略微轻松的笑道:“陛下乃是大汉有为之君,臣唯有尽忠于陛下!”
天子对他信任有加,可是他却是更加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待董昭退去,刘协面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小黄门穆顺见状,上前笑道:“陛下看似心情很好,不若奴婢陪着您走一走?”
刘协瞧了瞧穆顺,微微摇头:“你是不是在想,朕为何把秘密存在的校事府亮了出来?”
“奴婢不敢!”穆顺吓得心头颤动,忙要跪下拜倒。
“好了!”刘协轻抬了一下手,“朕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朕只是未雨绸缪罢了。”
穆顺起身,眨了眨眼睛。
刘协轻舒一口气,叹道:“若朕所料不错,安邑将迎来一场巨变,朕今日说出校事府,是让那些欲行不轨之人心中有所顾忌,亦或者就此罢手,朕也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可他们若是执迷不悟,朕也不介意大开杀戒。但也希望有一些人能够明白大势所趋,做出正确的抉择。”
说完之后,刘协神情有些落寞。
可看着穆顺弓着身低着头,一副不敢听的模样,他轻轻一笑:“好了,你去传旨,朕今日要去皇后处用膳!”
穆顺刚要领旨退出,却又听刘协说道:“事后你再去卫府一趟,但什么都不要说,卫凯会明白朕的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