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天子:从献帝开始逆袭

第130章 穷途狂谋

  刘协的手指轻轻敲了一下御案,心中若有所思:“那以你们之见,当如何收回长安鼎定关中?”

  董昭身子前倾,笑了笑:“既然是贾校尉提起,臣觉得贾校尉心中定有良策!”

  贾诩虽然对董昭接触不久,可老谋深算的他已经深知其不是凡夫俗子之辈。

  他微微抬眼,目光在天子与董昭之间游移了一瞬。董昭方才的谦让之举,他心领神会,颇为感激的向其颔首致谢。

  他没有拒绝这份好意,因为他既然已经重为汉室效力,那就必须要在中都的朝廷中站稳脚跟。

  如今朝堂不比当年董卓、李傕和郭汜乱政之时。天子亲政,朝纲渐振,正是他施展抱负的好时机。

  既然董昭主动相让,他自然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刘协将二人之间的轻微互动尽收眼底,也是看出了这点,但却没有干涉的意思,笑着问道:“文和心中既有良策,不妨直言!”

  “陛下,”贾诩拱手,声音不急不缓,“李傕虽逃,却绝不能让其逃回长安。至于马腾……”他故意顿了顿,“若无陛下亲临,恐怕难以令其真心臣服。届时,只需陛下一纸诏令,关中尽归朝廷!”

  刘协稍作思量,缓缓点头表示认可:“文和说的是,朕受教了。”

  随即他转向侍立在侧的穆顺,“传旨徐晃,李傕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

  安邑城外,大战后的余烬尚未散尽。

  可那些归降的胡族杂兵和流民百姓却已经被一一分散安置。

  那些逃散的溃卒,也在朝廷兵马的追击下顺势归降,并被陆续押回安邑。

  但在安邑城西通向长安的官道上,李傕还在亡命奔逃,不过身边的数千兵马在段煨和徐晃、关羽带兵追击下,不断的损伤、逃散和归降。

  李傕伏在马背上,手中的马鞭使劲的抽打马臀,座下战马不断的加速。

  可是后面的追兵却是紧追不舍,这让他心中恨极,可又无可奈何。

  他的侄子李利见状,拍马追上并驾齐驱,语气里带着决绝:“主公,朝廷兵马紧追不放,若是这般下去迟早被追上,末将愿领兵马为主公断后!”

  李傕眼眶发热,动情的看着李利:“咱的好侄子!待回到长安,咱必重重有赏!”

  李利也是大喜:“请主公放心,末将定誓死一战!”

  不多时,李傕带着百余亲卫悄然脱离大队,转向小路继续向长安方向疾驰而去。

  而李利率着仅剩的千余西凉骑兵返身一战。可西凉军军无战心,一触之下就被击的崩溃,就连李利本人也是被徐晃斩于马下。

  可是此时,李傕已经带着人逃远了。

  徐晃恨恨的望着西方,不得不下令鸣金收兵,押着归降的西凉军返回安邑。

  可是在途中,却是迎来了天子诏令。打开绢帛,徐晃眉头紧锁,立即召来段煨、关羽商议。

  “天子有诏,务必要取李傕首级。”徐晃沉声道,“二位以为如何?”

  段煨虽是宁辑将军,可终究是刚刚反正归顺朝廷的新降之将,谨慎的拱手道:“既然天子有诏,理应继续追击,不过李傕已经是惊弓之鸟,只需遣少量兵马追击即可!”

  徐晃没有回应,转头看向关羽:“云长,你怎么看?”

  关羽毕竟是初来乍到,徐晃如今可是朝廷大将,能召他前来询问他的意见,不但是因旧日的情义,而是认可与尊重。

  此外,徐晃也是在给他一个再立大功的机会。

  他沉思片刻,捋着长须说道:“段将军此言有理,李傕若逃,必为后患!”

  说到这,他郑重的一拱手:“关某不才,愿率军追击李傕!”

  见关羽请令,段煨眼神闪烁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徐晃笑道:“也好,云长前番斩郭汜于马下,若能再擒李傕,待回到安邑陛下必将厚赏!”

  关羽虽然心中振奋,但在徐晃面前,他十分难得的谦逊道:“公明言过了,若无公明率军及时出击,某早就力有不逮了!”

  徐晃摆了一下手,笑了笑问道:“此番追击李傕,不知云长需要多少兵马?”

  “只需百骑即可!”

  段煨瞧着关羽傲然的神色,不悦的皱了皱眉。不知为何,他很不喜关羽的做派。

  这时,徐晃点头说道:“段将军,你麾下骑兵众多,不知可否调拨一百骑兵?”

  段煨犹犹豫豫,关羽轻哼一声:“不必了,有曹纯麾下的数十虎豹骑足以成事!”

  说罢,他转身毅然走了。

  段煨脸色很是不好看,冷哼一声后便去召集麾下大军返回安邑。

  ………

  李傕一路奔逃,出了河东境界后,这才稍微放下心来。可是此时他又饥又渴,见远处有一个村庄,不由分说便带人闯了进去。

  只是进去才发现,村庄内空无一人,而且连一粒粮食都未搜到。

  对于村庄的惨状,李傕也是心知肚明,这都是他们自己造的孽。

  可那些亲卫却仍是骂骂咧咧:“这些该死的杂种,竟搜刮的这么干净!”

  无奈之下,李傕只得命令宰杀战马,以求暂时充饥。

  夜幕低垂,星光黯淡。

  在一座还算完整的民宅院外,篝火上烤着的马肉滋滋作响。

  可那些亲卫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不待肉熟,早已上前哄抢起来。

  “他娘的!竟敢抢食吃!”大将张宠从院中走出,不由得勃然大怒,摘下佩刀,用刀背狠狠敲打那些狼吞虎咽的亲卫。

  那些亲卫吓得连忙四处逃散,可手里的未熟马肉却是不肯放弃。

  张宠无奈,只得恨恨的骂了几句,然后上前用刀割下一大块已经烤的焦黑的上好马腿肉。

  他闻着散发着浓郁香气的马肉,猛的咽了一口唾沫,随后小心的捧着走进院内。

  在正堂,就见李傕狼狈不堪的斜靠在一张凭几上,忽闻马肉的香气,“腾”的一下站起,从张宠手里抢过马肉就开始狼吞虎咽。

  曾几何时,他是大汉朝堂中说一不二的权臣,宴席上珍馐美味堆积如山。

  如今,一块焦黑的的马肉竟成了珍馐。

  看着李傕吃的满嘴流油,张宠禁不住舔了舔嘴唇。

  待李傕吃的差不多了,他才上前小心的问道:“主……主公,李利如今还没有回来,想必是已经遭遇了不测,不知主公有什么打算?”

  李傕丢下啃的精光的马腿骨头,无声的叹了口气。自从茅津渡战后,他连损胡封、李暹和李利几位至亲,都是他最信任的人。

  损失些兵马他不在乎,可若是自己亲信将领不断战死,那就是意味着他的实力在不停的削弱。

  他环顾四周,想当初,他是多么的威风八面,今日就有多么的落魄。

  可他心有不甘,更是恨极了背叛他的段煨和贾诩。

  想到贾诩,他一时咬牙切齿,发誓待回到长安定拿贾诩全家祭旗。

  眼中的赤红渐渐消失,他看向张宠那期盼的神色,忽然大笑了起来。

  “打算?不过是一场失利罢了,只要能回去,咱们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是,主公说的有理!只是……”

  李傕抬手打断了他:“咱知道你想说什么,无非是长安守备空虚,若是朝廷兵马来袭定会不敌!”

  张宠脸色讪讪:“末将怎敢如此想,只是咱们总得想个出路!”

  李傕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突然狂笑起来:“既然长安不可守,那就回西凉去,那里善战骑士众多,只要咱振臂一呼,仍有无数西凉儿郎跟随!

  再者,如今天下诸侯割据,那小皇帝要中兴大汉,势必要战乱数年,这就给了咱们再度崛起的机会!”

  李傕越说神情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东山再起的时候。

  不过,他转眼重重的哼道:“就算要走,咱也要留给那小皇帝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主公的意思是……末将不太明白!”张宠试探的问道。

  “火烧长安!”李傕瞥了一眼张宠,脸色阴冷,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就像当年太师迁都长安时,一把火烧了整个洛阳城!”

  话音刚落,张宠猛的打了一个哆嗦,心中一股寒意涌了出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